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创新与进一步解放思想(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创新与进一步解放思想(2)

(四)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论述。这个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对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重大先导作用,可以与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相媲美,这是《决定》中最重要的理论观点创新。

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我们都是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次是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显然后者提法是在前者提法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这两个提法是与时俱进的关系。但是这“两个字”的改动,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发展经济必须把“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这是对现代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所作的深入浅出的表述。也就是说,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这个重要论断还告诉我们: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内涵和地位是不同的。就资源配置而言,市场是起直接配置作用的,政府是起引导和影响作用的。就起作用的地位而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是起非决定性作用。但这决不是说市场起全部作用,也决不是说政府的作用无足轻重或可有可无。简要地说,政府是起“到位”和“补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这个重要论断的两层涵义说全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阐述了党中央对《决定》中涉及的十一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的战略考虑。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摆在第一个,可以这么说,《决定》中的这个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成果,是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础上实现的重大理论创新。

(五)关于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并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论述。这是对邓小平提出的要经过努力使我们各方面制度定型的战略思想的深化和拓展。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这是邓小平关于制度定型的战略思想。《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内涵是“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而且《决定》进一步指出了实现制度改革和定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路线图是指这些重要领域的改革涉及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决定》在论述十五项改革任务时,对其中每一项都指出了改革的关键环节。时间表是指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定》关于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论述,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略。

(六)关于坚持和完善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论述。这是《决定》重要的理论创新。党在十五大就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且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

《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段论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两者没有老大老二之分。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摆在党中央战略考虑的第二条。他指出,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功能定位、产权保护和政策待遇上作了重要阐述。《决定》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全面论述了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无疑是重大理论突破。

(七)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论述。我们党对协商民主的认识和实践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民主革命时期尤其是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协商民主认识的深化和实践中一步步扎实推进的轨迹,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一系列文献中。这里尤其要提到2006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地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意见》是新中国成立57年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颁布的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文件,其中协商民主制度的定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决定》在以往党的文献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论述的基础上有重要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框架中来加以论述。二是《决定》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具体化和制度化。指出要拓宽五个协商渠道,要深入开展五种协商,要规范协商的内容和程序,要更加活跃有序地开展四类协商等等。

(八)关于政府职能的新论述。《决定》对政府职能的论述,表明我们党对它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决定》界定了政府的五项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在论述政府职能时都讲了四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决定》与以往党的文献对政府职能界定相比,修改了一项职能,增加了一项职能,这是理论上的重要突破。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相比,十六大和十七大对政府职能作了这四项界定,可以说是政府职能的革命性变革。这次《决定》对政府职能的新界定,是政府职能的又一次革命性变革。

《决定》修改了一项政府职能,是指把政府经济调节职能改为宏观调控,这是重大的修改。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提出的根本要求。如果继续沿用“经济调节”的提法,那么不但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政府职能提出的要求,而且会给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留下空间,所以必须修改。所增加的环境保护这项职能,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政府职能提出的新的客观要求。而且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极其严峻状况下,增加环境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这合乎规律、势在必然。《决定》关于政府职能的新论述,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重要理论创新。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最近中央组织部下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其精神体现并贯彻了《决定》关于政府职能的界定。尤其是《通知》提出的“四个不能”是重要亮点,即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中央有关部门不能单纯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来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成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能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评定下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考核等次。笔者相信,《通知》会对各级党政领导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小康的实践起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当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理论创新不止这八个方面。比如,关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等方面,尤其是改革政策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和突破,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叙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