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理论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怎么看?
孙熙国: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聚社会正能量的需要。任何社会都呼唤正能量,一个社会总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但是,真正推动社会前进的一定是正能量。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正能量呢?从大的方面来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能量;一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正能量。像习总书记讲的一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今天,这个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实际是围绕着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个主题展开的。
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和引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我认为已经渡过初级阶段了。这个初级阶段不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说的“初级阶段”是说,一个社会的发展一开始经历的阶段一定是以温饱为前提、以温饱为目标的阶段。跨越了温饱阶段,人们会对生活有更多的要求。这个“更多的要求”,包括经济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超越了温饱阶段以后,人们对社会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为精神文化层面。道理很简单,物质文明上去了以后,人们必然会对精神文明提出更多的要求,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提出更全面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和引领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应该体现在制度层面,体现在思想文化层面。目前,社会上的思想文化状况非常复杂,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在这里交流、交融、交锋。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在和国际社会打交道的时候,如果仅仅凭借强大的经济、强大的政治或者强大的军事还不行,关键还是要有强大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强大的思想,强大的文化,强大的价值观。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思想意识变得多元、多变、多样,这就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这个引领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中国人民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价值观是人的灵魂层面的东西。今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来到北大,他讲到核心价值观其实也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更是公民个人的大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大德,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一个无德的人也很难叫做人。社会和国家也是如此。只有经济增长肯定不行,还要有灵魂、思想、文化层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国家全面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央之所以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就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即集聚社会正能量的需要,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促进人和社会国家全面发展的需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