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声音”

摘要:作为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代表,唐大明宫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之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这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展现,也是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出“中国声音”:即在面积几平方公里甚至数十平方公里的众多城市区域内大遗址保护的理念或模式得到国际文化遗产界的认可,从而为东方城市大遗址保护提供新梦想。

“地上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

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文明史上以土木为主要结构的大遗址保护占据重要地位,但“地上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的状况往往迥异于西方以石为主的遗产现实。中国专家多年探索,渐渐由一个个文物点的保护扩展到面——文物区域的保护,其中考古遗址公园就是近年文保领域较为推崇的一种形式。

1

(图片:陕西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说,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国内被评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遗址保护项目12个中西安占3个,其中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较早且远离城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处在西安城市的核心区,与明城墙直线距离不足500米,周边是发展多年的建成区。

据了解,为破解大明宫遗址保护难题,地方政府努力保持大明宫的整体格局,杜绝了许多大企业“进驻”这块西安明城墙和西安北二环之间的黄金地段。让大遗址在周边区域城市改造提升过程中受益,对破解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图片:陕西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2007年10月,西安市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及周边城市环境的改造,得到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机构、国家文物局等国家有关部委以及陕西省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按计划,整个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规划面积19.16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以大明宫遗址为主体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将对大明宫遗址实现全面保护展示。

根据规划,整个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周期为八年,分三步实施:2008年,基本完成遗址公园内的拆迁工作,启动建设;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2015年,全面完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