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2)

建设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2)

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当代学术界流行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制度变迁依赖于技术变迁,即技术创新决定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技术变迁依赖于制度变迁,即制度创新决定论。

其实,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对技术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历史关系进行了精辟论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指出:“技术揭开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模式,它通过生产过程来维持它的生活,因而也揭示了它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方法以及由此引出的思想观念。”他强调,生产方式的变化(技术变迁)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制度变迁)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还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指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看,前者为社会组织变迁提供了更为动态的力量。这说明,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技术进步离不开制度创新。

当代经济增长理论、历史及实践都已表明,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至关重要。技术进步需要制度投资、制度保证、制度激励与制度诱导。现代经济增长不仅要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即技术进步,而且也要优化配置现代生产要素,即制度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安排到什么程度,技术就进步到什么程度。制度对创新的作用机理表明,技术进步受制度约束,并非任何现存的制度,在任何给定的时点上,都会促进技术创新。制度可能支持创新也可能阻碍创新,或者是在一个时期支持创新而在另一个时期阻碍创新。不同的制度系统对创新的影响因特定的技术特性、技术轨道的发展阶段不同而有很大不同。为了能持续地支持创新,制度必须变化。

首先,政府体制的改革可以改变制度供给不足,从而对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也有能力采取行动改革制度供给不足的状况。政府的供给意愿与能力决定着技术进步的方向、速度和规模。因此,政府首先要着力自身体制改革。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要着力加快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

其次,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政府必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定竞争规划、纠正“市场失灵”的“调控者”;政府还应从一般的“经济人”转移为把技术进步当作战略变量的“战略家”。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在既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不放松“看得见的手”的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并只有当 “看不见的手”失灵时才动用“看得见的手”。同时,制定和完善市场“游戏规则”,自己率先遵守这些规则,接受这些规则的约束。再一方面,政府必须作出包括宏观调控、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法的限制、社会“公共物品”以及科教体制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安排,为技术进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创新行为分析的系统论来看,各类创新都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