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3)

建设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势在必行 (3)

三、建设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与经济结合并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SystemsofInnovation)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纳尔逊和英国学者弗里曼于1987年首先提出来的。随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创新体系”成为技术创新研究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并作为一个新的技术创新研究视角被纳入了熊彼特学派之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政府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在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了创新体系的构建、形成及其运作。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来自创新过程中系统方法和思想的应用,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和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同,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很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国家实验室、大学、国家研究机构等)和私营机构(主要是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相互联系、作用与影响,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这一定义强调了创新体系的整合性和互动性。

随着各国的制度、文化因素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定位都会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具体来讲,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创新活动的执行和评估、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财力、信息资源等)的供给和配置、创新制度与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

首先,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是市场经济的深层次规律。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就是加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国一区竞争能力的强弱,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活跃程度与绩效的差异上。可以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包括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其次,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技术创新使生产要素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了“新组合”,损失浪费减少、经济结构优化、规模经济效果显著。经济整体素质的改善,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扩张转移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再次,技术创新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整个工业化进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产品结构的优化只能通过产品创新来实现,技术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创新。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关键是使朝阳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加活跃,限制夕阳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一个兼有创造和破坏的过程,它破坏已经过时的产品、工艺和工业,创造新的产品、工艺和工业,形成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企业和新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从而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要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总而言之,在一国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应十分重视国家创新体系框架的构建和创新环境的形成,着重培植和建设一个有创新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持久有效地激发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正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