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中央巡视组向辽宁、河南以及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反馈巡视情况。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有:辽宁:选任干部沟通酝酿不够充分,干部任用领导打招呼、拉票跑要之风较为突出。河南:有的领导干部生活作风腐化,为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买官卖官问题突出,跑官要官、拉票贿选问题一度也比较严重;干部带病提拔问题时有发生。
“走捷径”、“说得上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利”、恃之以“权”,为“自己人”说好话、求关照。诸如“跑官要官”之类,选人用人违规违纪的顽疾由来已久,不得不说,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在任用干部不讲原则,搞封官许愿;有的热衷于拉关系、跑门子、找靠山,不择手段跑官要官;有的搞非组织活动,拉选票,甚至搞贿选;有的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买官卖官等等。
有顺口溜笑谈“跑官要官”:“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投机取巧潜规则的支配下,干部选拔的“歪风邪气”就会见长,就会见风使舵、大行其道,“打招呼”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被打招呼”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于是“带病在岗”、“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现象司空见惯,而不跑不送者的政治发展空间因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而被大大压缩。
我们都知道,多提拔一个跑官要官者,就会少重用一个“好干部”。跑官要官多传于坊间巷角,干部选拔任用极为严肃的话题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被人指指点点,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蒙羞。此前,中组部就曾提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严格把好人选廉政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既是中组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意见》的亮点,也是公众最关心的干部选任的热点。跑官要官,传递的是一种庸俗的官场“潜规则”,是地地道道的用人上不正之风,其背后隐藏着的利益链条或权钱交易,在人民群众眼中是最大的腐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从严管理监督干部、预防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伴生着各种反弹、变异、干扰。纠正和刹住跑官要官歪风,不让跑官要官者脚底抹油——溜得快,让其脚底打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先铺设不凭关系凭实绩的“好干部”成长轨道,让投机取巧的跑官要官者从根本上找不到入手。还要发扬习近平总书记“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一锤接着一锤敲,把选人用人的制度“笼子”钉实钉牢,用好防范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利器,从制度上铲除跑官要官的土壤和人情运作的空间。
同时,以更严的措施推进,以更严的纪律推开,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深化,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营造起“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包不住火”,“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强大震慑氛围;形成“天机”泄漏、东窗事发的强大惩戒气场。从而,达到让跑官要官者脚底打滑的目的,真正让选人用人风气真正清朗起来、纯洁起来,让干部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公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