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观念上,政府要转变对于社会组织的“管”、“控”思维,摆正自身的角色,构建与社会组织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要相信社会组织,特别是要信任那些社会自主发育而成长起来的草根型社会组织。长期以来,一些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认知较为敏感和复杂,有的认为社会组织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认为社会组织是激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从而形成对社会组织的一种防范和控制的行政心理。在这种行政心理支配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容易出现“内部化”特征和形式化购买现象,即承接的社会组织事实上是由政府倡导甚至直接成立的,这些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甚或蜕变为“次级政府”。由政府主管的社会组织更容易获得项目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种购买实质上背离了市场机制原则,有违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当下,各级政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上世纪80年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实质上就是基于“政府失灵”认知基础上对政府功能角色定位的重新反思。传统上,在我国社会治理中,一直强调政府的一元治理,强调政府的绝对主导,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恰恰要形成的是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多方合作治理格局,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作关系。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要求政府由“划桨”者转为“掌舵”人,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E·S·萨瓦斯教授有一句名言:“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桨,可政府并不擅长于划桨。 ”政府是制度的设计者、政策的制定者、服务经费的供给者、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者和绩效的评估者,政府从传统的服务生产者转变为服务委托者,转由社会组织来承接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功能。
安徽:在购买公共服务中引领社会组织成长(2)
- 运用人工智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25-07-22
- 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五2025-07-22
- 【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15
-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2025-07-15
-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4-2025)》2025-07-03
- 桁林:以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为抓手推进共同富裕2025-06-26
- 以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为抓手推进共同富裕2025-06-25
- 以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为抓手推进共同富裕2025-06-25
- 民生保障的政策演进:从“五个有所”到“七个有所”2025-06-24
- 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5-06-24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李俭:继往开来:从“十四五”辉煌成就到坚定不移迈向“十五五”新征程
- 丁元竹:绘就新蓝图,开启新航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人工智能+”大会开启AI下一个十年新篇章
- 川南烟火越千山,泸州酒香醉江南
- 专家解读·十五五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中国新“土特产”的华丽转身
- 制度人才产业共振,谱写北京科创新篇
- 全国网络普法行|e法善治,汇聚网络正能量
-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产业领域协同创新发展
- “火车+文旅”让流动的风景成为消费新引擎
精选视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三新并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行稳致远的核心密码
【理论看点】林建华:“十五五”时期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