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酒死亡到底为那般?

陪酒死亡到底为那般?

7月7日,26岁大学生村官马亚辉意外死亡已有十余天,两鬓花白的父亲王士康在整理儿子的各种证书时,仍会不自觉地出神。时至今日,一家人仍坚持“马亚辉陪领导喝酒致死”的说法,并期待得到真相。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出。   

马亚辉工作所在的寿县隐贤镇,因深陷舆论漩涡,与马家人一样,都期待第三方能得出公正结论。7月4日,尸检一周后,司法鉴定最终出炉,可是血液酒精浓度为“0。8788mg/ml”(注:等同于87。88mg/100ml,超醉酒驾驶的标准)的结果却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人民网合肥7月8日电)   

据报道,6月27日上午,马亚辉被发现死在隐贤镇政府二楼的宿舍内。寿县隐贤镇卫生院副院长张贤龙是最早认定马亚辉死亡的人。7月7日,他向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回忆说,27日上午接到急救的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我一摸人已经凉了,脸色青紫,侧躺着的身子上布满了尸斑。”张贤龙用仪器测试了一下马亚辉的心跳与血压,全是0,他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得不向在场的人宣布:“人没了!”他推断死亡时间是在4个小时前,甚至更早。   

当看到此陪感心疼,作为党的一名基层干部,竟然倒在了酒上,让人感到心有于疼。让我不禁思考,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去陪酒的呢?因公还是私?   

中国源源流长的酒文化在官场已经彻底变了味。陪领导喝酒的潜规则是“能和喝八两喝半斤,这样的干部不放心”,“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能培养”。酒文化在官场的变味不是源于酒,而是源于腐败和风气。腐败催生和造就了人们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更是有悖于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精神。   

那么,马亚辉究竟是不是因为陪酒死亡的呢?我们不得而知,还望相关部门彻查,还广大百姓一个清楚明白。同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开展“四风”运动的情况下,公款吃喝到了必须改的时候,过去的官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谋幸福,现在的官员则是奋斗在酒桌上,为了迎来送往不得不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不良的饮酒风气不仅给腐败浪费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让一些领导干部消磨了意志,更是疏远了干群关系,严重破坏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这样的吃喝之风,必须止住了。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