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陈毅元帅的这些诗句,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短处,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对于有短处之人来说,正确对待“红脸”,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才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认清自己的问题,及时补短改过。
作为同事、朋友,看到别人的错误,有时要唱“红脸”,这样能使对方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将错误纠正于露头之时,进而校正人生的坐标,拨正前进的航向,实际上是为了关心人、爱护人,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然而,很多人却对“红脸”存有偏见,听不进半点批评,以致于大多数人都选择当 “老好人”,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想负责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人怕得罪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干事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问题推得急;有的庸懒散软,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这些干部一则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愿“拉拉袖子提个醒”。即使提点意见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触及灵魂,否则会被认为不团结、不成熟。
有的人回避矛盾,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但这种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的“圆滑官”、“老好人”、“墙头草”多了,敢于说真话、会干事的人少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怎么向前推进?在发展的关键期,又如何攻坚克难?因此,我们在表扬先进、表扬进步的同时,还要注意抵制“老好人”现象,倡导敢于担当,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鼓励敢干事、会干事的良好风气,这是党和人民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