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5)

核心提示:新的竞争,带来新的市场力量,带来新的就业门类,带来转型升级的空前的市场空间。它能够改变我们过去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经济增长保八才能保就业的传统理念被彻底颠覆了。年度的宏观调整只能解决当年三大需求的不足和失衡问题,解决不了中长期供给面问题。不能把宏观调控神圣化、万能化,这样做等于把政府推到主导资源配置的角色上去。

设立金融机构,放开存款利率都是要走的,下一步就是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争夺储户,存款利率越来越高。大家都趋之若鹜,最后不能兑现该怎么办?这是我国迟迟不敢放开民办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顾虑。再有就是所有制的担忧。三中全会《决定》终于走出这一步,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是金融体制改革实质性的突破。以前的表述是允许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后来让地下钱庄浮出水面,成为小贷公司、抵押担保公司,再然后允许办村镇银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就是可以吸储,而风险恰好就在这里。村镇银行是一个进步,但村镇银行只限于村镇吸储放贷,但由上级发起行控股,民间资本还是受到限制。三中全会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自己发起设立,且股本比例没有上级行限制,这是很大突破,激发民间配置金融资源巨大的积极性。而中小银行又比村镇银行级别高,涉及的地域、吸储规模、放贷规模又大,要加强监管,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存款保险制度本身不是无限度保险,一般是倾向于占最大多数的平均存款额。比如说平均存款额是30万,超出部分要等着银行破产清盘后,按比例偿付,自然人优先,法人靠后,但也绝对不是偿付100%,这是要担风险的。还有允许金融机构退出。实际上,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我们早已实践过。1998年广东粤海信托投资公司就破产了,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也破产了。破产起到的是震慑作用。不允许金融机构退出,最后是国家托着,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有什么自我约束?结果就是谁都不担风险。所以,我们说这轮改革是刀刀见血的改革,我们准备好承受改革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了吗?

 (三)以审批制改革为抓手,促进产业政策转型,主要依靠市场来化解产能过剩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有人担心是否有风险,我们采取事前审批越减越少,事前事后的监督要跟进,如市场准入标准,能耗、排放、质量、安全、卫生检疫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政府一定要跟进。这是产业政策的转型。

此外,还有打破垄断、清除市场壁垒、去行政化,疏通统一市场、放大市场功能;通过完善国土规划,打破行政区划,落实主体功能区的制度来引导区域协调发展等我国下一步经济改革的着力点,就不详细讲了。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凌洁)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