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和路径(3)

核心提示:如果把我国30多年的改革比作一项伟大工程,现在看来,它尚处在一个“半拉子”状态。就是说,架构很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没有封顶,一些关键设施还没有装进去,如果这时候停下来,那后果是很麻烦的。现在我国的教育和科研跟计划经济时代搞工业的办法差不多,还有很多指标化、行政化,而高度行政化以后,对知识对未来的探索热情和动力反而下去了。

由此可见,政府不能靠直接拥有资源过日子,因为你拥有资源,你卖资源,这就不公道,你就不是一个好的裁判。政府就是靠税收,只要有买卖,抽税足矣。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似乎已经将土地神秘化了。事实上,它就是一个要素资源。当然,这个局面不可能一天改变,要分步改。怎么改?首先要收窄国家征地范围,收窄到只有工业用地才能动用政治权力,就是说,为了全民公共利益可以征地。那收缩以后,商业用地怎么办?就要开放城乡统一市场。当然,这里要有统一规划,就是要保护我们粮食用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在此基础上,同地同权,形成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至于这个税怎么抽?价怎么量?还需要慢慢来。现在,成都形成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重庆一个,武汉一个、天津一个,已经有四个了,并且在积累相关经验。

(三)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国有企业,亏的要改,这个已经没有太大障碍,也合法了。那么,盈利的国有企业还改不改?其中的差别是什么?如果要改,怎么改呢?

朱镕基出任总理的时候,我们国有经济的整个部门加到一起,盈利抵不了亏损。所以,朱镕基同志的施政纲领就是“三年国有企业脱困”,包括利用一切办法,诸如:承包、租赁、买断。最早是在山东做的这个试验,那里一个县有100多家县属国有企业全部亏损。那么多工人怎么办?银行债务怎么办?最后就是谁能够接债务,谁能够保持就业,资产就转移到谁那儿。后来,将其概括成“抓大放小”,其实就是抓盈利,放亏损。

通过那拨国有企业改革,我们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前后涉及几千万工人,还逼出一个社会保障体系。原来国有企业职工的保障,其实就是工厂包的,就是年轻工人包年老退休的工人。一旦企业垮了,重新改变性质,或关、停、并、转了,那退休职工怎么办?有的是政府有关局、办管一点,有的没人管,问题很大。原来国家没做好准备,后来就急匆匆搞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今天你再怎么看,基本上建立起来一个城镇企业的社会保障体制,这都是那一场改革的成果。因此,今天无论我们怎么说国企改革步履维艰,都没有国企改革刚起步的时候艰难,起码基本上建立起了城镇企业的社会保障体制。并且,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组织方式,以及跟市场的接口等,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对于盈利的国有企业还要不要改的问题,至今还是没有一致的认识。如果要改,怎么改?这个问题恐怕是这一步要解决的事情。老拖着不行,会形成一种品种,又像市场,又像官场,又像官府,官商之间不清不楚,是中国传统中很大的问题。可是,很多国有企业觉得挺冤枉,我们亏损了,遭到批评;我们盈利了,央企一年盈利1万多亿人民币,帐上有利润了,怎么还对我们有意见?这就涉及到了怎么看利润的问题。

按照会计计算法,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事实上,还有好多变量会影响到利润。

第一,好多国有企业占用着国有资源。比如电讯公司用的电讯频道,这是一种资源,谁用来经营都可能做出贡献。因此,这块应算作租金部分,要从利润里刨掉。可是,我们将其全部算到了利润里,并且,这个利润的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自己在用。这个问题提出以后说交10%,拖来拖去,还没怎么交金融危机来了,所以我们很多中央企业不但没有交,还领补贴,几个航空公司都领过,上百亿地往里付,所以现在你国企应给国家财政上交更多。国有企业真正的定义是全国人民的企业,只是交给国家代理来管的。那么,私营企业也交税,国有企业也交税,二者的区别到底在哪儿?就是应该体现在,国有企业给全国人民财政上交更高的税,或者把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划到社会保障中。可是,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二,好多利润是在市场没有充分开放的情况下形成的。我曾参加中国电信改革的讨论,原来就是一家中国电信,政企不分。后来,吵吵打打,变成了数网竞争,允许国有控股,分成几个公司,诸如移动、联通、铁通、中国电信,形成互相竞争,然后,又允许交叉进入。但是,就改到国有控股,国内市场就不再改了。为了加入WTO,我们签了电信框架协议,我们的基础电信领域要对国外开放49%,非基础的增值服务要开放51%以上。而对内呢?我们的民营企业不能进入到电信领域。在这种市场大门没有充分打开的情况下,使得竞争不充分。因为国有企业都在上游,哪家国有企业不用电,哪家可以不打电话?这个领域有高额利润,实际上说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本就高了。只有在充分竞争环境下形成的服务价格,对于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才是最优的。

(四)我国金融改革。虽然我们现在有这么高的储蓄率,这么好的对外开放势头,可是,其中有一些关键困难还没有解决。

比如说汇率稳定问题。我们靠什么来稳定汇率呢?因为看起来央行稳定汇率的成本最低,所以我们就让央行去稳定。结果全世界就说,你中国操纵汇率。我们说,我们是市场决定的。我们是有一个市场,那就是上海的市场——外滩15号外汇交易中心。但是,这个市场里头有一个大买家——央行,它是唯一可以发行货币的机构;是唯一可以法定负债的机构;它提高准备金率一个点,全国好几千亿的钱就来了。一直以来,我们让央行承担着既要稳定人民币,又要稳定汇率的重担。实际证明,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管不了美元,进来多少美元,这个事情不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美元若是黄金,我们用这个政策是可以的,可是它早已经不是黄金了。所以,你看这一拨宏观不稳定,国务院忙着宏观调控。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央行基础货币像水泵似的不堪重负地往市场里打,最后,使得所有资产价格异常,其实懂行的人早就提出来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个牵动太大,一不小心就碰到了我们外向主导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发动机。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房价在涨,地价在涨。这个事情对动员全国人民继续好好工作的挫伤是非常大的,就是说,怎么努力也赶不上房价。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开发商太坏。可是,他那么坏,为什么不再坏一点呢?!可见,价格并不是由开发商的好坏来定的,而是由供求决定的。在供求背后是一些制度变量,特别是货币制度。这个变量没有解决问题,宏观经济就老是看着过热,你不能翻船,你得过日子,因此就得不断地进行调控。

现在,我们宣布要减少审批。就是这些需要减少的行政审批使得我国国民经济中摩擦性的东西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对这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进一步改革,我国经济怎么可能持续增长呢?!

(五)教育科研方面。小平同志当年第一件事情抓的就是教育和科研,这是在所有变革当中启动最快的,可是这个领域又是非常落后的。我国的教育和科研跟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搞工业的办法差不多,完全指标化、行政化。高度行政化以后,探索知识,对未来探索的动力反而下去了,这个领域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越是靠近世界先进水平,从根本上讲,就越要靠创新,而创新背后就是知识探索体系的问题。我们还有许多领域没有好好地改。我们那么多家长花那么多钱送孩子出去,有出去读博士、硕士的,有出去读本科、高中的,现在,这种送出去读书的态势在往中学和小学这个领域扩张。可见,我们本国的教育应该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的教育系统有没有紧迫感?有没有那种兵临城下,不改就没有出路的氛围?我在大学工作,我没有感受到!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