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5)

注释:

①参见高源:《“未来10年10大挑战”调查报告》,北京,《人民论坛》2009年第2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0页。

④参见张志丹:《道德经营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页。

⑥价值认同的难题也凸显了当代中国大众主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危机。这是因为,人是“意识形态动物”(阿尔都塞语),人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主体,它需要意识形态的建构,需要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以建构自我身份。因而,价值认同与身份认同、主体建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体两面”。

⑦田心铭:《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

⑧(11)侯惠勤:《关于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7日。

⑨杨明:《国家与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红旗文稿》2012年第4期。

⑩李建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红旗文稿》2012年第5期。

(12)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4页。

(13)侯惠勤、杨亚军、黄明理:《关于“四信”问题的调查分析——基本群众的“四信”状况》,《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4)董德、侯惠勤:《“9·11”以来美国对华意识形态输出战略浅论》,《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15)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8-99页。

(16)杨威:《宋明时期儒家思想普及经验之借鉴》,载于冯刚主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2009)》,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18)参见李岩、曾维伦:《网络阅读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3期。

(19)[美]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蓉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20页。

(20)《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2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3页。

(22)[捷克]奥塔·希克:《第三条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现代工业社会》,张斌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5页。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