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迎客”让群众路线越走越宽

“开门迎客”让群众路线越走越宽

摘要:开门迎客展现的是党员干部要求不断自我完善的坚决意愿。虽然民主生活会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确实查找出一些缺点和不足,也确实让一些党员干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自己人来评论自己人,难免会有袒护、包庇、护短的情况出现,即使批评的毫无保留,但是同为体制内的人,看问题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惯性思维,对于批评的结果往往会存有漏洞。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也暴露了一定的弊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然而,如何保持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从一而终,如何做到活动全程一致,恐怕需要从群众中去找方法,找捷径,找标尺。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对群众开门迎客,采纳建议,接受监督,了解需求,为群众路线搭桥、延展、拓路。

开门迎客展现的是党员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坚决态度。俗语说: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的态度不端正、不积极,连工作职能这样最基本的小事都不能完成,又何谈富民安邦的大志。开门迎客将个人的工作曝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唯有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才能不惧群众的眼光。活动中,敢于把自己放到群众的目光下,敢于把自己置于公开透明的平台上,才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群众路线的践行者。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坚定信念,践行者才会在群众路线上走的更深,走的更远。

开门迎客展现的是党员干部要求不断自我完善的坚决意愿。虽然民主生活会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确实查找出一些缺点和不足,也确实让一些党员干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自己人来评论自己人,难免会有袒护、包庇、护短的情况出现,即使批评的毫无保留,但是同为体制内的人,看问题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惯性思维,对于批评的结果往往会存有漏洞。然而从体制外的群众评论入手,加入群众的观点来评判个人,其全面性、真实性、科学性会大大增加。开门迎客,广征评论党员干部才能客观、真实的了解自身的优劣,才能在一知半解中全面深入,才能在摇摇晃晃中健步如飞。

开门迎客展现的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对于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盼望什么,部分党员干部以为会议室里讲一讲,文件堆里看一看,办公室里听一听自己就深入了解了,然后关起门来一通决策论断自己就是在造福一方了。然而,未经实践检验的真理通常会是伪命题,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仅靠听、看、猜是不能真正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要想造福人民,需要正确领会群众的意愿,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开门迎客,听群众说想法;下车入户,亲身感受群众需求;广开言路,让群众评说功绩。只有真正的了解基层,了解群众,才能在真实的问题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做到造福于民。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