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习近平在菏泽市座谈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面对市、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联,是在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政一方的“一把手”,要充分认识自己,认真对待手中的权力,当官就要像个“官”,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官不是做“老爷”,而是要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为百姓干事,替群众谋利,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时下,有相当一部分人,“官念”不纯,把“做官”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早把“执政为民”抛到了九霄云外。之所以会这样,有其自身信念动摇,理想滑坡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干部选任中,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太轻。“官不是民选”,“官”就很难为民办事。
因此,选出干事为民的官,不选干事为当官的人,就成为了新时期组织工作的重大课题。组织部门在考察选任干部时,一定要做到眼亮耳长鼻子灵。这就要求,看干部成绩,不仅要看“显绩”,更要看“潜绩”,多花些功夫,多下点力气弄清楚,干部的“成就”究竟是明面上的“应景之作”,还是实打实的“民心工程”。另一方面,选任干部必须用好“群众分”,要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去全方位、立体式了解拟任人选在群众中的印象分,坚决不用毫无群众基础的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