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国庆前,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发布节前禁令,为党员干部敲警钟、拎耳朵。今年,各级各地的节前禁令来得更早,要求更严。其能否精准落地也受到干部群众的密切关注,更成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节前禁令靠什么才能执行?
靠制度规范严谨。用刚性的制度来约束,按规则办事,才能从源头上截断各种诱惑对党员干部的侵蚀。一方面,要优化制度设计,确保制度无漏洞可钻,另一方面,要硬化制度的执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敢于动真碰硬,绝不允许任何党员干部游离于制度和禁令之外。
靠社会公众监督。节前禁令,不是党员干部之间、行政体制之内的自说自话,而是关系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净化纯洁的公共规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风气正不正,干部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发挥好群众监督干部违纪违规的“耳目”作用,不能让禁令一发一撂,更不能漠视民情民意。
靠严肃违纪惩戒。严禁令,更要严执行。而严厉问责、严肃惩戒,是最大、最强的严执行。对于违反节前禁令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等其他纪律制度要求的人和事,必须严肃惩戒,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决不姑息。
禁令好下,落地不易。确保节前禁令发挥作用、精准落地,必须统筹兼顾、上下联动、全民行动、打好组合拳。同时,要抓常抓细抓实抓长,防止“四风”等问题反弹,营造出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社会氛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