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惠民 高潮迭起

文艺惠民 高潮迭起

摘要:“我们走在文艺志愿的路上。”201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71周年之际,中国文联启动文艺志愿服务,成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和11个全国文艺家协会分团。两年过去了,情况怎样呢?

“我们走在文艺志愿的路上。”201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71周年之际,中国文联启动文艺志愿服务,成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和11个全国文艺家协会分团。两年过去了,情况怎样呢?

创新传统

让“送欢乐”创品牌常态化

阵阵歌声在青岛某军港响起,宋祖英、姜昆、刘全和、刘全利等艺术家在辽宁舰上给官兵们带去精彩演出,并与官兵们热烈互动交流。这是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首次来到辽宁舰的场景。

“送欢乐下基层”是中国文联开创的重要文化惠民品牌。文艺志愿服务启动以来,中国文联创新工作思路,实现了这项活动常态化开展。从2012年底至2014年7月,数百名多个门类的艺术家随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团赴三沙、古田、陇南、雅安等10多个省市区及辽宁舰、阿尔山、二炮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边防哨所。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推动“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保持生命力的法宝。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恳介绍说,在活动时间上,既注重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示范性活动,更注重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开展经常性、专项性活动。在活动内容上,以慰问演出为主,增加文艺培训、辅导交流、展览展示等形式多样的“种文化”活动。在组织规模上,更注重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活动。

创新领域

让文艺支教志愿服务生根

中国文联第二期文艺支教志愿者朱铤,作为第一个走进贵阳三股水小学支教的书法辅导老师,在支教结束后,他动情地说:“期盼更多的艺术家能走进边远贫困的山区学校,通过对艺术的启蒙教育来点燃孩子们向往艺术的心灵火花,让艺术之花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学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和朱铤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文艺志愿服务的队伍。从2013年3月5日开始,针对中西部艺术教师匮乏的现状,中国文联探索文艺志愿服务长期项目实施模式,启动了文艺支教试点项目。以公开招募、集中选派、接力服务的方式,选派具有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专长的文艺工作者和艺术院校师生,到甘肃、贵州、河北3省3贫困县的8所乡镇一级中小学校开展两学期文艺支教志愿服务。

2014年中国文联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在9省10贫困县的32个乡镇中小学实施文艺支教项目,促进文艺支教项目的常态化开展迈出坚实一步。贵州、河南等地文联也积极响应号召,按照中国文联的模式和经验,结合自身条件,自筹资金实施了文艺支教地方项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5月23日设立为“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决定每年在服务日前后倡导集中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今年主题是“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据初步统计,“5·23”前后,全国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近500场次,直接参与的文艺志愿者上万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近30万人。

创新机制

打造不走的文艺队伍

志愿服务如何“种下去”?中国文联聚焦人才和队伍建设。

2013年底,“乡村艺术教师培训志愿服务项目”启动。项目以提高乡村艺术教师艺术水平、教育水平、美育理念,促进乡村艺术教育为目的,动员文艺家集中培训乡村音乐、美术教师。在此基础上,由省市以上文艺家协会会员与乡村艺术教师及其所在学校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关系,利用业余时间以电话、网络等方式对乡村教师进行辅导。迄今为止,中国文联组织近50位文艺家,集中培训当地乡村音乐、美术教师超过600名,并动员省市以上文艺家协会会员与乡村艺术教师进行长期结对帮扶。

为提高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水平,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工作者队伍,中国文联还组织开展文艺培训试点项目,面向基层文艺工作者、文艺骨干和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举办培训班、讲座、笔会、现场辅导等,开展专项文艺培训志愿服务。

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试点项目分为摄影、美术、戏剧等培训项目,并分别在宁夏同心、四川巴中、江苏宜兴启动。2014年,文艺培训项目的艺术门类从3个扩展到6个,分别是戏剧、音乐、美术、曲艺、舞蹈和摄影。各协会将分赴8个省市地区实施该项目。目前音乐、戏剧类培训项目已完成。截至目前,70多位知名艺术家作为文艺志愿者赴中西部地区,授课近650小时,培训当地基层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超过5000人。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