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紧“权力笼子”上的制度“门栓”

扣紧“权力笼子”上的制度“门栓”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整改落实之际,如何改出效果、真正转变作风,是笔者以普通群众的眼光检验整改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认为,整改之重在于干部,在把好干部关口的同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之机大力转变干部作风,在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将制度监管上的核心环节稳稳扎牢,紧紧扣住制度笼子上的门栓才能管住笼中的老虎。

转变干部作风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想做好,就要敢于亮剑,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解决斗争。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六种情形人员不得列为考察对象,考察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防止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工作实绩。从选人用人上把好入口,用制度预防腐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在现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仍有必要再回过头来看看,如何坚持问题导向从严对待干部,如何有针对性的强化制度约束,如何建章立制才能更加长效、更加密切地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将好势头保持下去,坚定不移地将“服务群众”的主旋律唱响于各条战线,真正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才真正扣紧了“权力笼子”上的制度“门栓”。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