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整改   群众参与

“开门”整改 群众参与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为的是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群众对整改后的新风貌和实际效果是否认同、是否满意,是衡量这次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要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坚持开门整改,让群众帮助和监督党员干部解决问题。

所谓开门整改,就是要将整改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谁来整改、整改什么、怎么整改,通过多种方式向群众公开,请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整改效果交由群众评判。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整改风向标,群众满意的才能“销号”,不满意的继续整改,决不能自说自话。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离开了群众的支持和监督,闭目塞听,自弹自唱,满足于搞过了,自我感觉良好,活动就难以取得实效。

我们应当看到,当前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以为只要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闯过民主生活会这一关,就可以大松一口气了,后面的工作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了。结果,“山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看不到行动,更起不了变化。如果以这样的作风改作风,那么整个活动就只是“一阵风”,人民群众的期待也会成为一场空。要确保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的整改能落到实处,达到治病的效果,决不能缺了群众的参与和监督,通过群众参与,传导不得不改的压力,增进立说立行立改的动力,让群众看到真心实意的整改决心和真抓实干的措施落实。

“问政于民,方可知得失;问需于民,方能明方向;问计于民,方能定良策。”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施政的基础,对如何整改最有发言权,评判也最公正,我们要自觉求智于民,真诚问计于民,循着群众呼声,顺着群众期盼,群众满意作为唯一标准,全心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每一个“不满意”问题,只有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从中得到实惠,整改才算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