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领域的总方向
通过确定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我们进一步系统、全面地明确了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即倡导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涉及的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涉及的是社会制度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涉及的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保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不是目的,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实现共产主义。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就必须使人们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使人们有明确的政治方向,产生恒久的为实现这一理想信念而奋斗的激情、热情、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也才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全部贡献给这一伟大事业。
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自然会给个人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营造和谐社会关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一个是非不清、良莠不辨的社会环境,带来的一定是贪腐成风、盗贼猖獗、世风日下,给人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如果说有什么价值共识能够始终凝聚万众、催人奋进的话,那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八个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之梦的总能量
中国梦一经提出,就迅速受到中国人民的集体追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国梦其实就是复兴梦、人民梦、世界梦,但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我们就能永葆蓬勃朝气、改革锐气、创新勇气,向着梦想大步迈进。进一步赋予“中国梦”丰富的内涵。任何一个能够引领民族发展进步的梦想都是美好的,任何美好的梦想都必然伴随时代的节拍、顺应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经历发展阵痛、面临“惊险一跳”,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每个人都可能会与国家社会一起,经历追梦之旅的曲折和辛劳,可能会有抱怨、有纠结,但更要看到,我们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国家,是幸运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梦想。毫无疑问,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完成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接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