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从哪儿来?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从哪儿来? (6)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价值的总规则

社会组织细胞中的每个人在一个国家的强盛和一个民族的进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而这些“核心价值体”既是兴国之魂,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归根结底作用在每一个社会公民。

作为第一个普通的公民,至少要做到这几点:

第一,做一个爱国的公民。爱国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让爱国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基础力量。第二,做一个诚信的公民。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诚实守信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诚实守信共同维护。诚信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道德元素,通过每一个人对诚实守信的自觉坚守。第三,做一个敬业的公民。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地敬业奉献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只有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达到。第四,做一个友善的公民。一个人,只有心怀坦荡、友好善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社会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心情愉悦地生活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顶层设计的总精髓

顶层设计中的社会环境,第一,自由的社会,营造一个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第二,公正的社会,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第三,平等的社会,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保障每个人基于其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第四,法治的社会,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遵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

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顶层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主要做好这几点:第一,做好引领示范工作。让各级官员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分别从全社会层面、家庭以及社区三个层面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广大群众学有标兵、赶有方向。第二,做好总体规划工作。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设计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思路、具体路径和措施,形成战略思路。第三,做好心理校正工作。通过科学的心理校正,积极培育和塑造全体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身心健康、人际和谐、文明环保的良好社会风尚。第四,做好制度完善工作。应当通过立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律地位,还要建立对社会成员的奖惩制度。等等。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带头学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做法颇为“提神”和“清醒”。顶层表率、上行下效的力量自然而成,全民参与、社会正能的力量油然而生。

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欣喜地看到,“深化改革”、“改革攻坚”、“全面改革”的共识已经形成,凝聚力正在增强,大国形象正在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公平的机制创造出公平的环境,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央领导集体“说干就干,时不我待”的率先垂范的实干精神。正在传递你、感染我、打动他。最终凝聚起13亿人心往一处想、爱往一处汇、责往一处凝、劲往一处使的澎湃力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