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 新材料产业引来战略机遇期
“尽管自身产值不大,但缺一不可,对国家重大需求的支撑犹如四两拨千斤,”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表示。
从成熟国家的发展经验上看,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保证,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保证,也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先导。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围绕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图片:冷轧车间的工人在吊装轻质高强合金铝卷。)
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使得这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尤其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再工业化进程,使得材料领域的竞争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
事实上,我国同样也迫切需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一是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二是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严重偏低。三是创新能力提升缓慢,关键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十二五”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了《新材料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的具体措施,联合有关部门支持了一批关键材料的开发应用,推动了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图片:工人展示微通道铝扁管模具。)
新材料产业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5%。大飞机专用铝锂合金、核电用钢、丁基橡胶、高性能碳纤维、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一批重点品种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