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蒋介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3)

再谈蒋介石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3)

——答杨天石研究员

人物评价要遵循历史主义原则

杨文要求笔者在他已出版的有关蒋介石研究的四本书中,举出能说明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事例。很好!那我就举其《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一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他在书中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活动时,根本回避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造成的恶果,却引证蒋介石日记中骂日本人的一些话,然后大加赞美:“蒋介石爱惜‘民族人格’,准备与倭寇决一死战,并预留遗嘱,其抗战决心可以说是壮烈的。”仅仅根据日记中的一些空话,不问实际情况,就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和赞美,真是活见鬼。

实际上,正是蒋介石的错误政策造成了东北三省沦丧、寇深日亟的民族危亡的严重局面。不仅如此,他还不顾民族大义,继续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公开表示:“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赤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有多大关系”;还说:“凡我剿匪将领,嗣后若再以北上抗日请命,而无决心剿匪者,当视为贪生怕死之辈,立斩无赦。”恐怕这才是当时真实的蒋介石!但杨天石不但把蒋介石错误政策造成的大片国土沦丧,称之为“蒋介石表现出少见的忍耐力”,更有甚者,这位作者还完全按照蒋介石的日记,把反革命的“剿共”战争描述成了为抗日做准备的爱国举动。按他的说法就是:“蒋氏企图在追剿红军的掩护下大力建设西南,以之作为日后抗战的根据地。”这就完全颠倒了历史,否定了人民革命的正义性。

杨天石研究员在解读蒋介石时常提出一个问题:蒋介石“是中国救星还是人民公敌”?据他说:“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国民党称蒋介石为‘中国的救星’,甚至是‘世界的救星’”,但恕笔者孤陋寡闻,以笔者在旧中国的经历和半个多世纪从事中共党史研究而言,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说法;也请教过一些比我年长的专家,得到的也都是否定的回答。那这究竟是谁人杜撰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杜撰?为什么会如此下作?就只好存疑了。问题在于,这位研究员认为,如果按照“人民公敌”这样的说法写中国近代史就是错误的,要不得的。事实上,对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历史人物,我们都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但在他的全部历史活动中又要分清其主要的、基本的方面,而准确把握这一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对于判断其历史作用有决定性意义。

认为蒋介石作为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正是根据他的对内和对外的全部政策及其实际行动,表明他根本违背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力量;同时又对他在某个历史时期做了有益的事情,给予了应有的肯定。这难道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唯物史观原则吗?如果按照杨天石研究员对历史的颠倒,蒋介石成了民族大义的维护者,革命根据地成了蒋介石实现抗日的障碍物,那么红军战士不就成为蒋介石所说的“匪”了吗?这一褒一贬,可以看出其态度是何等鲜明。可见他致力于正面评价蒋介石,也就是为了他心目中的“中国的救星”。

写至此,心潮难平。新中国是由两千多万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绝大多数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杨天石研究员也是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里,跻身于国家最高研究机构并享受了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享有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和荣光,却偏要这样来描述我们革命的历史,也可算是“吃肉骂娘”一例了。人孰无情,君心何忍;苍穹茫茫,先烈何堪!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