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德建设中的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

吉林:师德建设中的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

摘要:教师应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并以此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自身高尚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让自己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使自身的职业道德发展能够不断地深入和超越。

溯本求源,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三千年教育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其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所体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伦理、重道德,特别是注重人的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道德”型文化,是一种道德文化。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约束。学校,是文化的传播地,教师,是道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标准的确立,在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师德实质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写照。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被视为教师的天职,也是通往优秀教师之门的钥匙。

传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育人,解惑就是解美丑、善恶、真假之惑。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第一句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古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受教者在道德教育上得以完善。在现代我们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依旧是培养至善之人。所谓至善之人,就是既要具备“孝”、“信”、“仁”、“义”之德,又要具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之智。因而,作为当代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言传和身教两种方式传授这种思想之道。也就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语将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去感染、启迪学生,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影响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授业:“业”,在古代一般是指事业或职业。当代社会,其含义既是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是指对科学思想和知识的应用,所以,作为教师,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通过实践验证其正确性,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和幸福感,从而对知识更加渴求。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