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探索发展新路 实施向西开放

甘肃:探索发展新路 实施向西开放

摘要:西北内陆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亚欧第二条大陆桥横贯全区,交通便利,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西欧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向西开放进程中具有明显的区位特色和比较优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回顾我国对外开放历程,虽然西部地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对外开放依然呈现出“东强西弱、海强边弱”的状况。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不仅向东开放,也要向西开放,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沿边开放、拓展开放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形成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

向西开放的优势和契机

西北内陆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亚欧第二条大陆桥横贯全区,交通便利,与俄罗斯、中亚、中东欧、西欧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在向西开放进程中具有明显的区位特色和比较优势。周边国家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市场潜力大,密切对华经济合作、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的愿望强烈。上海合作组织、中欧领导人峰会、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等机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向西开放是在沿海开放与我国改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自2007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超过东部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向西开放,正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新重点和新亮点。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使向西开放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资金最丰裕、跨国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无疑是我国实施“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必须重视的地区。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的深化、长期化,中亚、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遭受巨大冲击,亟须走出低谷,与保持经济稳健增长和拥有巨大市场容量的中国深化合作是有利的选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体,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是一个拥有30亿人口、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的广大区域。这些有利因素将让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