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珂:毫不动摇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

学习习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摘要:2014年9月5日,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与会并提出“4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为帮助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家网站特邀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处长、研究员徐珂教授与大家一起探讨讲话内容。

第二,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正确态度是,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

错误态度是,囫囵吞枣、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理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原文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完整的典故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表达的是,世界各国都有自身独特的、促进本国繁荣发展的一套好制度,但这些制度放到别的国家,就不一定是好的。所以,不要站在自己立场,指手画脚,这是在干涉他国内政。

第三,必须立足于各国国情。“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原因就是各国国情不同。比如,就是英美、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也不尽相同,一个是二元制君主立宪,一个是议会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六、第六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8个能否来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二)按照8个能否标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从历时性看,60年来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从第一个能否看,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正常换届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

从第二个能否看,修改完善宪法,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实现城乡“同票同权”,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

从第三个能否看,建立利益表达机制,使人民群众更加顺畅表达利益要求。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