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2)

贵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2)

摘要: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水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水利发展滞后仍然是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瓶颈,水利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水利建设“三大会战”是省委、省政府为了突破发展瓶颈,继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沙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三位一体”规划)后,于2012年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根据“三位一体”规划和《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方案》,到2020年,我省实施水源工程10699座(处),其中,骨干水源工程539座,引提灌工程160处,地下水(机井)利用工程10000眼;生态建设建成营造林2220万亩,森林抚育60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地1100万亩,治理退化草地600万亩;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育草537万亩,人工造林719万亩,建设人工草地212万亩,治理退化草地381万亩,建设基本农田420万亩。

“三位一体”规划和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后,水利工程设计供水量将达169.8亿立方米,使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从根本上解决贵州工程性缺水问题;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50%;有效保障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用水需求,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解决;抗旱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一般干旱年份生活及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特大干旱年份能够从容应对;“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遏制住石漠化扩展势头,生态环境脆弱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0%,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5亿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6%以上;水生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我省水利建设大跨越、大发展,于2011年11月组建的省属大一型国有企业,主要职责是: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和市场资源,运用多种融资手段,组织实施全省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任务,履行好建设项目的业主职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水力发电、水利风景区等经营项目开发;对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水利项目等资源型、基础型优势产业进行控股、参股投资,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职能,不断做大公司资产规模,提升公司经营实力,逐步构建自主经营、资产状况良好、信用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建设投资企业。公司的愿景是:打造水业龙头企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公司的使命是:布局水战略,开发水资源,发展水产业,保障水安全。公司的定位是:水源工程投融资主体、水务一体化市场主体、水业多元化经营主体。

省水投集团作为我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骨干水源工程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主体,肩负着加快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建设水利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自集团公司组建以来,我们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骨干水源工程投融资建设、都柳江及清水江水电开发、水利水电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截至今年7月底,共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76个,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为我省的水利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