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这个概念虽然古代中国已在使用,近代中国一些有志之士也对“中国梦”以美好愿景的企盼,但将“中国梦”赋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确内涵却是在当代中国。新世纪第一个10年,已有不少学者在研讨“中国梦”的主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这说明“中国梦”的提出,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也有当代社会思潮在聚焦推进。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届新的中央领导来说,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肩负重任的接力意识。他在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话中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坚持好、发展好。”这个伟大事业,一言以蔽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
毛泽东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有民族复兴思想的革命家,但却是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战略构想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提出要将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代前期,他提出“四个现代化”思想,并表示要用100多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随后,周恩来在1964年底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两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报告中,周恩来重申这个蓝图,成为“文革”艰难岁月鼓舞人民的最强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那么真正制定实现民族复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的则是邓小平开启的新时期。邓小平已经使用“振兴中华民族”概念。他的“中国梦”思想不仅贯穿在他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而且还着重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这就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是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从而成为“中国梦”的基本路线图。
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细化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小康社会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步骤,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并明确使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成为提出 “中国梦”主题的重要依据。
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进一步强化“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提出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政治宣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