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长期以来“五位一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之后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闭幕会上讲话,首次论述了“中国梦” 的实现路径问题。两个半月后,他在5月31日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条: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这条道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他多次指出:道路决定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兴衰、人民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外国人恩赐给予的,而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探索开创的。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他所说,“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30多年,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也就是说,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精神的力量。他常引毛泽东讲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警句。这里讲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所凝聚起来的全民族的“精气神”。中华民族所以能延续5000年,谱写人类悠久文明历史,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完全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不断与时俱进,开启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且将这两个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合一起,形成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但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的“精气神”。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因此,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的精神动力。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就职的讲话中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因此,在谈到“中国梦”时,他不断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用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谈论“中国梦”时,很强调这一点。因为现在国际上有人担心,中国发展起来后会搞霸权主义、欺负别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对战争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以为中国发展起来后搞霸权主义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从自己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永远不会动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