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精神乃显气象

大学,有精神乃显气象

凝练与引领:大学的文化责任与使命

大学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是“西学东渐”之后的舶来品,但事实上,我国西周时即有“太学”之名,汉代太学盛行,尊崇儒家学说、倡导通经致用。四书之首《大学》更是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短短十六字,被称为“大学”之三纲,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核心理念。

20世纪40年代在救亡图存的危机时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再次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知识者对社会与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可见,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与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不谋而合,共同开启了我国大学真正走向现代化的新篇章。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曾说过:“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大学是一套创新或创造体系、一个社会思想库和智囊团、一座城市的文化高地、一位民族精神的守护者、弘扬者和丰富者。在我国,大学也被视作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被当做一个社会综合实体。毋庸置疑,国内外大学,无一例外,都努力将自己建设成具有现代科学精神、传统文化内涵和高尚艺术品位的社会组织机构。

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大学除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因此,全球的认识是一致的:大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殿堂。

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剧烈,社会各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诉求趋于多样化,社会主义思想与文化在很多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努力倡导、精心守护和不断丰富。

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高校在文化育人活动中,应善于把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不同文化的优势,推动多种文化板块交流贯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和大学文化等的作用,促进多种文化形态的交流、交融,同时不回避可控状态下的交锋;通过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意识与文化实践的紧密衔接,引导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支配自身言行的文化自觉。

因此,大学理应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体现者,在经济社会转型、新道德建设以及新行为方式塑造的过程中,为人们持续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学应通过传播先进、优秀的思想文化知识,以具有广泛感召力和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大学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梳理和深入探究,借助广大教师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课教师在课堂及其他场合的传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向纵深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肩负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是文化自信自觉的引领者

大学文化不同于政府文化、企业文化和世俗文化,它的根本特性在于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因此,大学应当具有其他社会实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综观古今中外的大学发展史,大学不仅创造了哲学、人文和科技等世界主流文化,更是始终表现出某一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肩负起引领人类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

创立于108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它开创了人文教育的先河,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化,在中世纪,它就是欧洲重要的学术中心,吸引着整个基督教界的众多知识分子;200年前诞生的德国洪堡大学,提倡“学术自由、教研结合”的洪堡精神,创造和引领了人类的科技文明,并以科学思想涵养人才,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水平与质量,这一思想连同学术自由的主张成为近代大学的原则和标志,对世界高等教育曾产生过重要影响;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威斯康辛大学首倡大学要为农业、工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学的响应,大学正式与社会主动结合,形成了大学的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可以说,博洛尼亚大学、汉堡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阐发和践行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现代大学公认的三个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近代西方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建立的“硅谷中心”以及“硅谷文化”,成为现代科技创新文化的发源地和标志物。

再看中国,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国学教育机构以及书院等私学,直至发展到近代的新式学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最终形成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基本格局,这与这些教育机构的持续而强大的活力和功能不无关联,它们所坚守和延续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中心;尤其到中国现代,北大的“科学、民主”的新文化思想、西南联大的“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更是巩固了中华文化的根基,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变革。因此,作为高等学府,更应自信于自身的文化地位与作用,更应自觉地投入到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之中去。

大学是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通过不同民族的人文特色和传统特征来展现,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各国各民族通过差异性的文化来标示独特身份,表明自身存在的价值。

中文“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的翻译,此拉丁词的涵义等同于古希腊语Academia,其最初意为“学生集会”或“教师集会”,现为“学术界,学术生活和兴趣,学术环境”。大学在初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民间的、自发的:众多“爱智慧”的人聚集在城邦,聘请智者为他们传授知识,双方为各自所需而结成社团,即universitas。该词的拉丁语传到包容性极强的英语,就有了“university”,此词的内核要义为“universe”(宇宙),“universal”(普遍的,通用的,宇宙的,全世界的),可见大学的包容度、开放度与衍生度。

在全球化背景中,文化是充满生机、始终变化发展的,并不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适时调整,这才是文化的伟大之处。大学之谓,就有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之意,体现了对文化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认同与尊重,即所谓的“和而不同”的认知观。大学不只是简单地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担负着科学文化知识、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传承的使命。

大学在继承和传播先进文化过程中,应该对世界上多样性的文化、语言,不同文化的思想和经典著作开展尽可能多的教学和研究,培养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善于并乐于跨文化交际的世界公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沟通与对话。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术研究等,以其培养的人才作为载体,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和精髓文化传承下去,播撒科学知识的种子,点燃先进思想的火花;另一方面,搭建多向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博大的胸怀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的优秀的文明成果,发挥凝练积淀人类文化的作用,并立足于建设和拓展先进文化的需要,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甄别、改造、整合和创新,以一种不失民族特色的姿态融入国际化进程。

价值与操守:大学精神的回归与重构

所谓大学精神,是指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沉淀、选择、凝聚所形成的能够体现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气质、精神风貌、道德水准和文化品位,并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这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大学精神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失去精神的大学,是没有灵魂的大学,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体现中国特色属性——培育兴国荣邦的大学精神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对大学精神的一般概括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其内涵本身就具有与社会主义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基因。如果说,普遍意义的大学价值追求包括尊重民主与自由、崇尚学术与创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等,那么,中国的大学精神还具有自己的特征,那就是百年来中国大学在探求教育救国、教育强国历程中所积淀并凝聚的强大精神特质: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报国情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格外珍惜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把学习、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并表现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为己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培育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