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3)

积极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3)

摘要:目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逐渐进入尾声。这次活动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积极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推动长效制度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树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科学理念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季明分析认为,这次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推动长效制度建设方面最显著的成绩,就是在全党鲜明地树立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科学理念。

问政于民,求的是发展之道。在这次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党上上下下进一步明白了: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破解各种难题的根本依靠,是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只有通过问政于民,才能知得失,找准影响改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正举止,对已有的发展思路不断纠偏、完善、深化;才能得民心,赢得群众的认同,凝心聚力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问需于民,求的是和谐之本。在这次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党上上下下进一步懂得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需于民,实实在在地解决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真心拥护,保证社会和谐稳定。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搞了不少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花了不少钱,下了很大气力,却得不到群众认可,甚至遭到群众反感,就是因为在决策过程中没有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问计于民,求的是创新之力。在这次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党上上下下进一步认清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力量。从抗日战争中地雷战、地道战等独特战法,到小岗村“大包干”的探索,从创办乡镇企业,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革命、建设实践中的好多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些突破性政策方针措施,都来源于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拜人民为师,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是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动长效制度建设方面的成绩,也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中交出更精彩答卷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