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4)

核心提示:从2011年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中国崩溃论”、“做空中国论”,但比较一下国家、银行、企业、居民这四个资产负债表,不难发现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流量恶化,而存量依然处于可控区间内,所以不能简单判断中国要崩溃。改革破局,在经济上,标志性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改革的标志是财税体制改革,而不是简政放权。第二,国企改革,我们要给市场以空间。但要看到,“破”当头,最先对经济产生的是一个下行的冲击力。

第二,今年是去杠杆、去产能动真格的第一年。前几年就说要去杠杆、去产能,但真正到今年一季度才开始紧,特别是在信贷上面。一季度,河北、内蒙、山西、黑龙江GDP增速下滑到四点几、五点几。

第三,今年是深化改革元年,而拉开序幕的是反腐倡廉、群众路线,地方政府观望情绪全面上扬。经过上一轮约谈,效果不错,黑龙江、四川、内蒙、河北等地开始出台稳增长的方案。从中我们发现,政治因素的外溢效应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全面显现了。

第四,原先预计世界经济在今年会变好,但今年情况依然不乐观。许多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是百分之三点几,但一季度统计出来的增长速度不到3%。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是4.9%,但一季度只增长了2.8%。原来大家认为欧盟在去年会摆脱衰退的状况,但欧盟担心它马上会陷入到通缩的境地。所以,欧洲央行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为超常的货币政策,将其存款利率降低至-0.1%,成为史上首家实施负利率的主要央行,也就是去央行存钱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倒贴钱,鼓励进行放款。另外,一些人认为,美国人民已经挺过来了,那么中国人民也差不多了,因为这两年中国的周期跟美国的周期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件事是,当经济表现好的时候,美国的数量宽松型政策就会推出得更猛烈,这对新兴经济体不是一个好消息。所以,美国经济复苏,我国这两年会好受一些。但如果它复苏得很快,我们的日子也不好受。当然如果它的经济恶化,我们的日子会更难受。世界的状况不像大家所想象的乐观,这个变数可能是我们之前没有观察到的。

在思潮上,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的问题,还要看到过去增长所带来的基础还是比较强大的;不仅要看到在一种完整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整的规律,更要看到在一种强大的国家力量干预下,整体经济发生变异的轨迹。比如说,去年房价涨得很猛,国家控制房价的方法是管理销售许可证,涨20%以上的楼盘不给销售许可证。最近跌超过10%的楼盘,很多地方也不给发销售许可证。这相当于中国式调整,行政色彩比较浓。

从思潮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确处于一个速度的调整期、增长的转轨期、结构的调整期、风险的释放期,按照习总书记讲的,我们现在步入到一个阶段性变化的新常态。

为什么现在大家谈的是“习常态”?中国经济学这几年处于一个换轨的状态里面。有几种新现象是大家值得关注的。第一个新现象,GDP增速在逐步回落。从两位数回落到7%到8%的水平。但物价水平一直保持在二点几。以往只要GDP增速跌破8%,中国就有通缩。这是一个新现象。第二个新现象,GDP增速在回落,但是中国没出现大规模失业。登记失业率还在4.2%,前5个月新增城镇就业人口600万,3、4、5月的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7%、5.15%、5.07%。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下滑是一个趋势性的下滑、阶段性的下滑,是由于潜在GDP出现了下滑。按照“习常态”所讲的,我们对中国经济的下滑要有容忍度,要用一种新常态的眼光来看待,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提出治理政策要有新常态,调整方案要有新常态,出现了一系列的围绕“习常态”所衍生出来的常态方案。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未来走势分析

这一轮调整,原来很多人猜想的是V型,现在看来肯定不是V型;有人讲是U型,现在看来也不是;还有人说是L型,也就是下来之后再也上不来了。目前看来是一个不对称的W型。

在W型里面,大家关注的是第二轮的底点在什么地方?目前看来还没有达到底部。为什么没有达到底部?

第一,去产能、去杠杆刚开始。比如,企业的债务问题还没有出现削减,产能方面没有出现实质性较大规模的停产。

第二,大改革刚刚拉开序幕,下一步,真正的改革是什么?破局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在经济上,标志性意义两个方面:第一,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自我改革的标志是财税体制改革,而不是简政放权。第二,国有企业改革,我们要给市场以空间。我们发现,屋子所有的门都打开了,但屋里住着一个庞然大物,外面的人想进去也进不了。现在提出来的是混合所有制,有的老专家也在呼吁说混合所有制是改革的方向。但有人说混合所有制实际上就是饼卷饼,最后国家把我们都卷没了。人们可能不太认可这个。但中国毕竟要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大改革,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破”字当头,最先对经济产生的是一个下行的冲击力,而不是像我们一般所说的改革红利。因此,如果是真正的改革全面拉开的话,经济下滑的这种冲力可能会更强烈。

第三,房地产周期性调整格局已经形成,政府对其干预不像以往所想象的那么有效。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讲,住房的需求已经达到高点。2013年11万亿的房地产销售量很有可能就是一个高点。一是第四次婴儿潮所导致的适婚人群数在去年和前年达到高点。现在发现,结婚人数增长速度下降了。二是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并不低。每人39平方米的存量参数与西班牙一样。三是在建项目很庞大,在建竣工比已经达到6.6:1。四是库存量参数上升。目前,去化周期接近24个月。而一般来说12个月是比较正常的。

从中短期数据来看,一是2018年不动产登记要全面上马。不动产登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形成了,分三步走。二是房产税试点扩容。当然这个可能比预计的速度要慢。三是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自住用房建设,政府的房地产供给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发生变化。再加上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对中低端的房地产市场冲击是比较大的。另外还有来自资金收紧的冲击。所以,这次房地产调整才刚开始,绝对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也不会像2012年的时候调一下就回来了,还报复性的上涨。从中央政府的压力来讲,也要使这轮房地产的调整周期拉长。虽然担心滑的太快,但如果这一届领导人有更长远的打算的话,那么房地产持续上扬对政治、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绝对比房地产下降的冲击要大。

所以说,调整刚开始,现在还不是底部。寻找本轮W不对称调整的第二个底部是我们政策出台的关键点。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