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率先受益京津冀环保一体化滨海新区成置业新宠(5)

天津率先受益京津冀环保一体化滨海新区成置业新宠(5)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破局的关键是北京城市功能重新定位。

需引入市场化手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生态文明室副主任王海芹说,最有力的抓手就是要改变对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推进京津冀三地协调机制。“京津冀加强合作,需要一个良好的协作机制,当前应从统一三地污染排放标准入手。”

但相对于统一排污标准等行政治理手段,王海芹更希望未来三地协同治污攻坚战中更多引入市场化手段,让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相互配合,为三地限定减排总量,通过碳交易等市场化治理手段推进三地环境治理。

今年8月下旬,天津市与河北省共同签署了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就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水资源安全、防护林建设、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落实国务院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搭建大气污染治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津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共同推进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及应急联动;组织开展区域内大范围联动执法;共同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环保科技合作。发挥天津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科研优势,为河北省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打造天津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天津环境容量大,人均GDP高,将在京津冀环保一体化中率先受益。

《《《

专家观点

严跃进:京津冀一体化将加大对高端物业需求

每经记者 王杰 发自北京

8月上旬,北京市与天津市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协议》明确,要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科技标准、环境监察、环保信息等方面展开合作。

有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城际2013年往返旅客达到2585万人次,开通5年多来已累计运送旅客超过1亿人次,其中,长期往返(每年往返100次以上)于京津两地的“双城族”达到5万多人。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交通设施的融合正在加强。首都新机场落户在京冀交界后,天津机场也把 “触角”延伸到北京。近期,高铁北京南站出站口多了一个天津机场的候机室,乘客在这里就可直接办理天津机场的登机手续。

在此背景下,京津冀环保一体化如何破局?天津未来的楼市状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

环保一体化关键在产业转移

NBD:怎样实现京津冀环保一体化?

严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一项子内容就是环保一体化。要实现环保一体化,关键要让产业转移和转型一起走。过去也存在产业转移的过程,往往是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把包括钢铁、水泥等产业简单地转移到此类城市郊区,结果导致此类城市郊区污染严重,这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

未来产业转移需结合产业的特征,做好产业转移规划以及设定产业转移的停留期,否则容易造成产业包袱的印象。

NBD:京津冀环保一体化突围,怎样配置资源更合理?

严跃进:可以从土地上做文章。比如,目前钢铁、水泥等行业土地使用是非招拍挂的用地,所以土地成本不高,这使得此类产业粗放型经营的相应代价低。所以,未来对于一些产业,可以适当补缴土地溢价费用,从而促进相应企业能够主动降低成本,以绿色技术来驱动经营。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