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执行力 (3)

邓小平的执行力 (3)

雷厉风行的执行速度

执行贵在速度。好的战略目标一旦形成,就应当在第一时间推行。邓小平常说,看准了就抓紧干起来,对的就坚持,不对就抓紧改。雷厉风行的执行速度也是邓小平在贯彻目标过程极为看重的。

恢复高考制度,就是在邓小平的强力推动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的。1977年8月举行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有专家提出抓紧恢复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好方式。邓小平听闻后,当即询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今年恢复高考是否还来得及?刘西尧答复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邓小平听后当场拍板:“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招生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不过,在随后召开的1977年第二次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上,与会人员在要不要废止群众推荐、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及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路线“两个估计”等问题上,分歧很大、争论不休,导致落实恢复高考制度的问题一拖再拖。关键时刻,邓小平于9月19日召集教育部负责人刘西尧等人谈话,严肃提出:“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错误’。”“你们要放手去抓,大胆去抓,要独立思考。把问题弄清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该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报告中央。教育方面的问题成堆,必须理出个头绪来。现在群众劲头起来了,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这番话语可谓掷地有声。教育部负责人随即向出席招生会议的代表传达了邓小平的谈话,并迅速组织起草了1977年高校招生工作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高考的决策自此尘埃落定。

事实证明,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速度,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推动起来。改革开放初期,当人们对经济特区产生质疑、办经济特区面临较大压力之时,是邓小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迅速坚定了人们的信心。1984年初,邓小平前往深圳、珠海等地调研考察,回京后对部分中央负责人谈,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应当是收而应当是放。当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北起大连南到北海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样,在后来的开发开放上海浦东问题上,邓小平亦表现积极,多次谈及上海是我们的一张王牌。1990年2月,邓小平专门找到中央负责人,指出他们要管、要抓紧干起来。当年4月,中央就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当下,中国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想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奋力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迫切需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邓小平在执行力度、态度、速度三个层面的思想与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