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途径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途径

摘要:9月23日,地震纪念馆启动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自去年5月9日开放以来,地震纪念馆已成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科普研究及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基地。

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羌寨山顶俯瞰,“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尽收眼底:外观仿佛一道“裂缝”,将地震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上。走进地震纪念馆,一幕幕场景令人震撼和感动。

9月23日,地震纪念馆启动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自去年5月9日开放以来,地震纪念馆已成为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科普研究及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基地。

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

无论是震级损毁度还是救援力度,“5·12”汶川特大地震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地震灾难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创造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人间奇迹。在灾后重建中,短短两年时间,美丽的新村新城拔地而起,笔直的大道伸向远方……

依据中宣部审定的陈列布展大纲,通过实物、图片、视频、场景复原、互动参与等展陈手段,纪念馆真实记录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集中表现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主题,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

自去年5月9日地震纪念馆开放以来,既有来自联合国减灾署官员、全球财富论坛嘉宾,也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政要、友人前来参观。

今年1月,受省委、省政府的邀请,23国驻华使节与国际组织代表组成的考察团专程前往地震纪念馆参观,一幕幕惊天巨变让考察团代表震撼不已。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穆罕默德·哈桑感慨地说,这么短时间就完成了灾后重建,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巴基斯坦也经常发生地震,中国的重建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鲁索表示,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切身地感受到了中国道路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和中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力。

据不完全统计,地震纪念馆开放以来,先后有16批次国际组织机构官员,47批次外国政党代表团前来参观,共接待外宾3000多人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进行了大量探索,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地震纪念馆采用自然流畅的顺时针参观路线,在一楼设置了序厅、灾难厅、抗震救灾展厅、缅怀厅;在二楼设置了灾后重建展厅、抗震救灾精神展厅和尾厅。灾难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后建成的美好新家园形成强烈对比。

纪念馆展示的内容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抗震救灾精神,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震纪念馆管理部门充分抓住假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广泛组织机关、企事业干部和社会公众前来参观、学习。

今年“七一”,地震纪念馆向绵阳各级党组织发出邀请函,诚邀全体党员前往参观;同时,开展了“重温党的辉煌历史,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举行万人签名、党史知识问答、观看党史影片、参观纪念馆等主题活动。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地震纪念馆累计接待社会公众181万人次,接待各类团体1375批次,创四川省纪念馆同期参观人数的历史纪录。

同时,地震纪念馆的功能与作用,在羌山羌水得到全面展现与发挥,感恩精神已融入北川广大干部群众的血液之中。北川坚持用感恩教育凝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山东”为主题,以“感恩奋进、勤政为民、实干兴县”为主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感恩教育作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必修课,印制感恩教育读本2万余册,拍摄多部纪录片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滚动播出;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多部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