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 (4)

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 (4)

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何在

■刘文军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教育目标上:价值引领缺失。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工具理性主义”支配之下,其价值多重在分数和升学。因为传统文化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太少,教师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大多是基于应试教育的某种形式,把考试的考点罗列出来就算完了,做不到知识传授、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

教育内容上:与学生生活脱节。中小学学生不喜欢单纯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很多教师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现代阐释,只是简单地把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历史来讲,偏重于诗词的背诵以及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解,造成青少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通俗的解读,充分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得传统文化向现实生活回归,激起了人们的道德共鸣。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相对单薄。就儒学来说,在小学6年的全部教材中,只有几句儒家的格言和简单的几则故事。中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存在两方面弊端:一是内容缺乏系统性,致使教师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当成一个个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来对待,漠视其内涵价值。二是教材也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并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三者的结合,形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教育方法上:单一并缺乏新意。笔者曾对高中历史课堂进行观察,发现很多教师根本无法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只能依赖教材,采用简单的识记型教学。以某版本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为例,很多教师还是把重点放在“唐诗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作品的识记方面,出现了堆砌文化常识的现象,教学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较低层次。教学方法的单一,源于教师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不过关。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光靠上课前的简单备课或者突击学习根本无法领会其要旨,所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知识沉淀和人文修养,仍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途径上:狭窄且呈现方式单一。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基本来自课本的文字,学生可体验、亲身实践的机会极少。其实,传统文化本身蕴含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学校一方面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例如公益广告、专题网站,贴近生活的读本、挂图,学校的校训、文化宣传等形式,力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舞蹈、绘画、茶道、武术、古诗词、剪纸、乐器等,在亲身实践和参与中,培植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门县龙门中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