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马怀德:从公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1)

第六个重点任务,要形成全民增强法律意识,增强守法、遵法、用法这些好的习惯。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氛围。现在老百姓权利意识增强了,民主意识增强了,但是责任意识、理性的表达权利、表达诉求的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当然这里面原因非常复杂。我举个例子,老百姓信访不信法,这个问题就非常的复杂。一方面是我们的司法渠道不畅通,该受理的案件不受理,法院判的不公,他就只好去上访。另一方面,我们的党政机关大包大揽,正经走法律渠道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成为现在社会的风尚。因为老百姓也是理性的,他知道这一招最管用,因为这一招可以抓住党政机关的软肋,你不是怕稳定出问题吗,你不是有乌纱帽的问题吗,你不是有一票否定的考核机制吗,你不解决我就闹。花钱买平安,就买不到平安的,每年的经费达到了7000多亿,我们的稳定压力还那么大。

清华大学报告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维稳是越维越不稳,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不断增加。现在全国法律案件达到1400万案件,信访的案件在八九百万件,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比十年前二十年前增加了六七倍,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老百姓的意识增强了,信息又发达了,导致这种社会冲突问题越来越多。在这个阶段我们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让社会人民是安居乐业的,所有的纠纷矛盾能够依法理性的解决。我也曾经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我希望信访改革和司法改革要同步进行,要回到50年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群众反应民意这样的功能上来,不再具体的解决纠纷矛盾。信访机关不应该受理,也不应该批示,也不应该批准,更不应该具体的解决问题。维稳不是通过这个渠道发展的,你把这个钱花到法院、检察院,花到我们司法机关都可以,但是不要花到信访上,它不应该成为解决纠纷矛盾的机关。第二,建议领导要减少批示,要减少信访。我说了这个话之后也遭多很多网民的批评,说这个教授缺乏同情心,我们解决纠纷矛盾就靠这一招,你还不让领导批。领导批得越少,信访量越少;领导批得越多,信访量就越多。有人说,马教授开偏方,领导减少批示就减少信访,就相当于切了头、减少偏头痛。但是我的观点是领导要尽少地发挥个人东西在纠纷矛盾处理的过程中,要抑制这种冲突。当然,最主要的是改革现在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信访制度不能轻易的用排名、用一票否定来约束。这种制度约束只能把我们好多官员逼成恶的官员,好的制度扭曲成恶的制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信访制度,就是回归到法治的轨道。即使是信访的东西也要严格的限制。最重要的要畅通法律。

法改革之所以关键、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可预期的、长远的、稳定的公正合理的一种解决方案,所以四中全会的公报说,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所以,司法公正对整个制度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畅通法律的就业渠道,降低信访的成本,增强司法的透明度,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司法公信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法治建设是需要多管齐下了,不光是老百姓有这个观念,政府也要率先垂范,而且司法机关的救急渠道要畅通,信访管理制度也要不断的改革提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个总书记说的“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得到最终的落实。以上就是我跟各位汇报的我学习四中全会公报的一点认识,谈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