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之探

痕之探

导演手记

摘要:重访那个被洗劫一空的小烟摊,已经天黑了。当年大门被撬的痕迹居然还在,27岁的店老板一脸嬉笑,当年痛哭流涕的劲儿已经都忘得差不多了,但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为帮他们破案,不惜花三个多小时,把所有被犯罪嫌疑人掏空的烟盒都刷了一遍寻找指纹的高个子警察。

(一)

一米八多的大个儿,干刑警正合适。宋春光就有这么一副好身板儿,也干了刑警这一行儿,不过,不是带着“家伙”抓犯罪嫌疑人的那种,是神探夏洛克那种的,主要靠脑子破案,官称,叫“技术警察”。

凡是警察,言谈举止都有一种劲儿,这是多年正邪较量练就的。走近他们,没穿警服,也能感觉到。宋春光身上的劲儿,偏文,即便是职业的坚韧、果断、缜密,也是以温暖的初衷在支撑着,甚至有点儿悲天悯人的味道。

这种感觉,颠覆了我对警察由1996年从业以来建立起来的牢固的印象。

(二)

宋春光当警察十年了。也许,很多人的职业轨迹是凭借岁月的流逝、或职位的升迁而界定的,但镜头前的宋春光不是。界定他职业轨迹的具象物,是眼泪。

“副勘,我当了六年。刚毕业两三年的,都当主勘了,我还在那儿记录呢。” 勘,就是现场勘查员,宋春光职业的标准称谓。主和副,一个勘查,一个记录。说这话的时候,宋春光是笑着说的,可听的人,怎么听,都觉得不是滋味。

六年。

副勘干到第六年的时候,机会来了。队里有一个升主勘的名额,竞争者有三个,宋春光被排在最后。“我就从单位这门儿出去,一路开车,我就哇哇地哭,一直哭到回龙观的家”。镜头前的宋春光不是特别擅长表达,他用了“哇哇地”这三个字,让人觉得,这个形容词用在这儿,分量真足。

讲完这个故事后不到20分钟,我们一组人出发,跟他去了一个案发现场。路上,突然来了一阵雨,很急,雨刷器开最大一档,都有点儿忙不过来。看着急雨在车玻璃上一秒落满,下一秒又被刷掉,我还庆幸呢,这段画面编在这个故事上,合适。

可惜,第一版编辑带出来后,这个故事被拿掉了。

估计是宋春光憋在车里的眼泪感动了老天爷,一个月后,他意外而如愿地升了主勘。那一年,他30岁。

透明的眼泪,和超出常规年份的磨砺,都是很有质感的,这两样儿组合在一起,终结了宋春光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日子”。

(三)

“黑暗日子”蓄积的能量,是珍贵的。一旦爆发,也是惊人的。

从30岁干上主勘到如今,刚刚四年,每一年,宋春光的破案量在队里都是第一。好侦探都得用脑,宋春光也不例外。他跟我讲了不下十个案子,我们又跟拍了四个,有恶性的,也有案值不足1000元的,不管是下苦功还是第六感,每个破了的案子都精彩,每个案子的侦破过程都足以调动人的神经。但最终留在镜头里充当故事转折线索的,是那个让宋春光动容流泪的案子。

因为从这个案子开始,宋春光出现场不再仅仅是为了破案。

重访那个被洗劫一空的小烟摊,已经天黑了。当年大门被撬的痕迹居然还在,27岁的店老板一脸嬉笑,当年痛哭流涕的劲儿已经都忘得差不多了,但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为帮他们破案,不惜花三个多小时,把所有被犯罪嫌疑人掏空的烟盒都刷了一遍寻找指纹的高个子警察。

在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小门面房里,我试图寻找当时引发宋春光情绪波动的那根弦:五万多的损失是这户外来打工家庭全部的积蓄,连年都没过完就赶回北京准备开门做生意竟遭此变故,茫然不知所措的哭号在春节的鞭炮声中显得那么刺耳……这些都足以让人心生同情,但何至于流泪呢?

当时,宋春光一边刷着指纹,一边忍着泪,他说,就是眼睛湿了,没掉下来。

最终,我似乎从烟店老板那里找到了答案。他跟宋春光聊着家常,像跟自家兄弟一样汇报着烟摊的利润、怎么辨别真假、明年的打算……随意又交心,透着那么的真诚和亲切,其实俩人也就见过一面,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我想,如果当年宋春光没有大冬天猫在这间小烟摊里苦苦寻找偷烟贼可能留下的指纹,像自己亲人丢了东西一样地着急;如果宋春光只是恪守职责本分专注于破案本身,而不是第一时间把线索向队里通报,寄希望于早点找到嫌疑人好把那些烟给找回来,将事主损失降到最低……那么,店老板和宋春光之间不会如此熟络,而宋春光的泪,也就流得没了来由。

刑警破案是职责所在,但,如果破案的终极目标是能尽早抓获嫌疑人,最终把被盗物品完璧归赵,那么,这样的行为本身就足以颠覆人们对刑警的常规认知,就值得在主流媒体传播和颂扬,这样的警察就配得上“人民警察”的称号。

案子破了,可丢的东西却永远也找不回来了,那这案子即使是破了,那么对失主而言,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宋春光手上的案子,也有很多是破了、但损失没挽回的。只是,有这份心,案子破起来,终是不一样的。

(四)

第一次觉得《中国梦? 365个故事》设置编导手记的环节,挺好,能把那些没来得及在镜头前呈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样片出来的时候,请宋春光看看,“我说话怎么这么不清楚啊……”是他的第一句话。短短3分钟,不足以涵盖他的十年。说好了,哪一天入选全国公安系统十佳,再给他做个片子。

另外,以前看不下去的英剧《神探夏洛克》,在我的鼓动下,宋春光也一气儿看完了,说,拍的不错!事儿可能都是真的,但攒一块儿就有点儿假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