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第三条道路”治理欧债危机或酿“政治地震”(2)

按“第三条道路”治理欧债危机或酿“政治地震”(2)

由此可见,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既有美国的以私有化为基础、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金融模式推动的金融危机波及因素,更有欧洲自身制度缺陷方面的原因。但欧洲各界、主要是决策层对此的认识并不到位,所以推出的反危机措施明显呈现出不仅反右,而且重在反左的特征:既抵制右的新自由主义的“金融自由化”,又着力抛弃社会民主主义中的较为亲民(中下层劳动者)的某些价值理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主持反危机的“三驾马车”(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立法加强金融监管,禁止银行自营交易、混业经营,将高风险金融交易与相对安全的放贷业务隔离开来,并限制金融高管的高额奖金等,以制约 “金融自由化”;另一方面,强制欧盟各国实施紧缩财政,大幅削减社会投入,剥夺普通百姓已经获得的某些经济社会权益,“劫贫救债”。以希腊、西班牙为例:

希腊危机爆发时,主权债务总额4500亿欧元,相当于GDP的180%。“三驾马车”对希腊实施了两轮救援,第一轮救援于2010年10月启动,提供贷款1100亿欧元,条件是希腊保证在2010—2013年削减赤字300亿欧元;第二轮救援于2012年2月启动,提供1300亿欧元贷款,条件较第一轮更为苛刻,希腊保证到2020年将债务率减至120%,到2015年裁减15万公务员(尽管希腊宪法禁止政府解雇公务员),将每月751欧元的最低工资水平降低22%,持有希腊主权债务者将债务减记53.5%,同时降低债券利率,债券缩水约70%。可见,紧缩措施的真正受损者是普通老百姓。

西班牙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2011年债务总额7350亿欧元,占GDP的68.5%,尽管也突破了60%的安全线,却是欧元区债务率较低的。债务危机爆发后,西班牙政府同样是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剥夺广大民众已经获得的经济社会权益,如:大幅削减社会投入,压缩社会福利支出,降低包括公务员在内的雇员的工资、冻结养老金、停发失业救济、取消新生儿童补贴等,以“劫贫救债”。

分析欧洲各国治理债务危机措施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立法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抵制金融自由化,加强金融监管,明显具有针对极右的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意味;而实行紧缩财政,削减社会建设和福利医保投资,剥夺普通百姓业已获得的部分经济社会权益,又具有告别国际社会党(工党)“左”的传统价值理念如“经济平等与经济公平”等、向美英新自由主义理念及实践模式靠拢的意味。也就是说,欧洲正在按“第三条道路”理念治理债务危机,尽管今天的欧洲政要谁也没有公开如此申明。

所谓“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工党首相布莱尔、德国社会民主党总理施罗德等人倡导的带有一点改革、修正或调整意味的施政理念。在美欧的政治谱系中,国际社会党(包括工党、民主党)被视为左翼政党,保守党、共和党等党派被视为右翼政党,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共产党则被视为极左党派。所谓走“第三条道路”, 就是走一条介乎美英新自由主义模式和欧洲大陆社会民主主义+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之间的道路。安东尼·吉登斯称之为“超越‘左’与‘右’”。

然而,“第三条道路”是一个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已夭折的理念。对于今天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来说还管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几年来,欧洲各国大幅度将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市场经济等传统理念向“右”修正,实施紧缩财政,削减社会投入,剥夺广大中下层群体已经争得的某些经济社会保障权益,不仅未能解决欧洲各国制度方面的缺陷,反而激化了经济社会矛盾,已经在两个方面造成严重后果。其一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两次经济衰退(至今仍深陷第二次衰退之中);其二是失业率迅速攀升,有的国家,如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失业率大幅上升到20%左右,西班牙甚至高达24.44%,且失业者60%是青年人,由此导致贫困群体急剧増加,社会动荡乃至动乱加剧。为反紧缩、反失业、争生存,工人阶级和贫困百姓纷纷走上街头。2012年2月14日,希腊十万老百姓上街游行,数千蒙面人发动暴动,引爆希腊大骚乱;2012年9月15日,仅仅1000余万人口的葡萄牙就有66.9万人涌上街头,抗议紧缩政策;西班牙在2011—2012年的一年中,在首都马德里多次发生万人以上的游行集会,反对政府的紧缩政策;2012年11月14日,更是发生欧洲23个国家的拥有6000万以上会员的工会联合发动罢工、游行,为多年罕见。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对欧盟的反危机紧缩措施的不满,已经引发政治地震:在2014年5月底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欧洲各国反欧盟情绪大宣泄。一是抵制选举,投票率低至43.09%;二是参加投票的选民,特别是大批失业的年轻人,将选票投给了反财政紧缩的政党,引发“反欧盟”的“极右翼政党”大获全胜。应该说,已经发生的这一“政治地震”还是小“地震”,随着紧缩政策的持续推行,普通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体业已获得的经济社会权益的进一步被剥夺,很难排除发生更大的“政治地震” 的可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