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与忠实执行宪法法律(2)

坚持党的领导与忠实执行宪法法律(2)

摘要: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这两大历史性转变为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提供了基本前提,更为执政方式法治化提供了价值背景和现实需要。

第四,党的领导是实现司法职能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易发;我国又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尖锐,矛盾化解工作异常困难艰巨。化解社会矛盾虽然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但是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单靠人民法院既解决不好,也解决不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的领导作用,才能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根本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才能统筹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平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通过教育、政策、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合力,从而妥善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第五,党的领导是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根本保障。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尚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其地位尚未获得普遍尊重。表现在司法活动中,似乎谁都可以随意地质疑法院,谁都可以无端地对法院施加压力,谁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对法院判决说不。在这种情况下,单凭法院一己之力去排除外界干扰,实现独立审判既不现实,也无可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党的主张,才能在根本上消除人治思想、特权观念和法律虚无主义对法院独立审判的影响;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模范遵守法律,推动政府及其他机关严肃执法,严格依法办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法院才能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优势,破除影响独立审判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同时,党的领导还是司法权威的重要源泉。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说服力、影响力。坚持党的领导,争取党委支持,是提升人民法院司法权威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党委对法院支持力度越大,法院的权威就越高。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政治保障,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实现司法公正、取得司法权威最有力的支持和最坚强的后盾。

二、人民法院忠实执行宪法法律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人民法院忠实执行宪法法律与坚持党的领导并不矛盾,相反,这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实现方式。

(一)人民法院忠实执行宪法法律可以有效保障党的主张得以实现

法律是国家的重器。需要通过法律来确定的,都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需要通过法律来规范、调整的,都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需要以法律形式来制定的,都是国家最重要的制度。在我国,法律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党把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作为自己的主张,再通过立法程序转化为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应当说,法律更理性、更准确、更权威地表达了党的主张。人民法院只有忠实执行宪法法律,蕴含在宪法法律之中的党的主张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人民法院忠实执行宪法法律的过程,就是实现党的主张的过程。

(二)人民法院忠实执行宪法法律可以有效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它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但宪法法律对党执政地位的确认和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纸法律文件上,还必须得到落实。苏联的宪法法律同样确立了苏共的执政地位,但在发生社会剧变时,宪法法律并没有挽救苏共垮台的命运。“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宪法法律要有力量,要真正发挥保障作用,还依赖宪法法律有高度的权威,依赖宪法法律有浓厚的社会基础,依赖宪法法律不折不扣被遵守。如果宪法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宪法法律对党的执政地位的保障作用就无从谈起。人民法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是党的忠诚卫士,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人民法院只有忠实执行宪法法律,才能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稳固坚实。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