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低就业率榜”背后的高校转型探索

河南:“低就业率榜”背后的高校转型探索

摘要:据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1036所,在校生1250多万。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使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显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强力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15个专业上榜,其中不乏曾被追捧的“高大上”专业。

专业设置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制止就业率不高专业的盲目设置和扩招,成为当下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此之前,我省已确立5所本科高校作为首批试点,为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探索新路。

“低就业率专业”榜单引发关注

最近几天,大三学生李明(化名)有点郁闷,与同学朋友聊天时都谈论同一个话题:自己所学的动画设计专业到底有没有前途。

李明是周口项城人,2011年高考时,并不喜爱美术的他,在高中老师和父母的建议下,报了美术培训班,当时正兴起艺术热,他就“跟风”参加了艺考,最后如愿考入郑州某二本院校的动画专业。而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前几天,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他所学的动画专业也上了“榜单”,此外还有表演、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等15个近年来被考生和家长视为“香饽饽”的“高大上”专业,都上了榜。

“当初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动画专业的前景非常好,为什么却成了难就业的专业?”看到榜单后,还有两年才毕业的李明首次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产生了疑问。

感到迷茫的还有正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习法学专业的高敏,此次我省有5个专业被亮了红牌,她所学的法学赫然在列,这让刚刚入学的她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这几天找老师询问转专业的同学不少,但转专业并不容易,每个系都有名额限制。”

教育部此次公布的“低就业率本科专业”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中央以及各省的多家媒体都发布了此份“榜单”,不少媒体还对此配发了评论。有媒体认为,教育部对低就业率专业亮红牌是一种教育责任感,此举会制止就业率不高专业的盲目设置和扩招。也有媒体提出,对就业率较低专业既要“红牌”提醒,也要“绿灯”指引,引导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就业率低主要是人才培养没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洛阳理工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陈岩说,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校均规模都在万人以上,但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基础设施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没有及时达到标准,从而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更严重的是,高校没有根据经济转型发展及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僵化,培养模式单一,发展目标趋同质化,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两难”局面。

“低就业率专业”的公布也在高中引起关注。郑州第九中学的一位毕业班老师说,这几天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讨论最多的也是这个信息,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以作为高考学子报考时的参考,而不是盲目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