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低就业率榜”背后的高校转型探索(4)

河南:“低就业率榜”背后的高校转型探索(4)

摘要:据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1036所,在校生1250多万。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使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显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强力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高校转型转向何处

此次教育部公布“低就业率专业”引发关注,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据了解,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有1036所,在校生1250多万。招生生源紧张、新生报到率下降以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等问题的出现,使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一些深层次问题显现。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强力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实际上,自2013年5月开始,我省就确定了黄淮学院、黄河科技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许昌学院、安阳工学院5所本科高校作为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全面启动了我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推动工作。

杨小林告诉记者,洛阳理工学院作为行业院校转型试点之一,试点项目为“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建设研究”。该院目前已根据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步分类建设了建筑材料类学科专业集群、先进制造业类学科专业集群、信息控制技术类学科专业集群、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类学科专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开放办学,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王清义说,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办学,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是许昌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路径。通过五至十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先进技术转移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联合体,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驻马店召开的部分省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上说,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当中,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不但需要专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本科以上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地方高校转型就是一句话,我们对现在的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或者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已经逐渐开始明白,落实在行动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