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彰显生态智慧的执政方略(3)

辽宁:彰显生态智慧的执政方略(3)

摘要:绿色生活方式是节能减排的低碳型生活方式,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融为一体的现代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提倡绿色出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政策,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又以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格局。

以行为创新力度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和制度最终都要体现在行为上。生态文明行为创新是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落脚点和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坐而论道,重在建设,取决于理念创新指引和制度创新规约下的整体性行动。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生态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只有真正改变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注重行为创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和行为,才能开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新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基础,需要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培育具有生态意识的执政党、生态文化的公务员和生态理性的公民,全面提升生态文化软实力。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直接受惠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生态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工厂、进头脑,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构建党和政府、企业、公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行动体系,是生态文明行为创新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行为创新需要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现代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产方式是一种按照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来组织生产过程,创造出绿色产品,以满足绿色消费的企业绿色行为。涉及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生产和产品的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众多方面。生态设计是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制造、销售、使用、处理等各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行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实行清洁生产,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推进循环发展,努力构建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生产消费体系。

绿色生活方式是节能减排的低碳型生活方式,是一种将环境保护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融为一体的现代生活方式。要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提倡绿色出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政策,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又以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格局。

生态文明必须知行合一。美好的愿望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起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端正执政意识,牢固确立生态理念并指导生态文明实践,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天蓝云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方世南(作者系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