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甘肃省就业形势分析 (2)

甘肃: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甘肃省就业形势分析 (2)

摘要:就业是民生根本,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结合省情和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探索如何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区” 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上着手,抓牢国家和省上宏观政策调整机遇,大力支持和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物流交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实行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与劳动就业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结合产业发展大力挖掘配套的工作岗位,拓宽就业领域。

二、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对甘肃就业的影响

今年我省宏观经济稳步向好支持就业稳中有升。但面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内各大传统工业企业用工需求较往年更为慎重,招工数量呈现不同程度的缩水,用人标准相反大幅提升。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就业潜力巨大。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就业明显。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带动就业趋好。作为农牧业大省,我省全面实施了“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收益大幅提高,农业就业人口稳定。伴随着工业反哺农业、金融业关注农业、农业产品电子商务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项目的实施,以及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又吸引了大批高端农业科技人才在省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业,农业领域从业人员素质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重点人群就业情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今年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难于往年,基础性学科和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引发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有: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缺乏特色,供需关联度不强。人才开发、培养和使用体系建设不尽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就业实践匮乏,以及就业观念陈旧等。此外,大学生有业不就成为又一新现象。

农民工就业形势稳定,新生代农民工亟待关注。从就业领域看,目前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业分布趋势看,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人数逐年增加,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甘肃省农民工就业的“三大行业”。我省农民工就业呈现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农民工就业总量过剩和结构短缺矛盾突出。绝大多数输转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区域呈现向省内回流趋势。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理念较传统农民工转变较大,就业能力面临巨大考验。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如下新特点:一是择业存在行业偏好。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在就业时会选择门槛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或服务业,但对于“脏、累、险”的重体力工作较为抵触。二是就业期望值更高。多数人有明确的职业期望,城市融入意愿强。三是工资待遇期望高。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更加多元化,对薪酬和保障水平的要求明显提高。四是自身就业稳定性差。主动跳槽或辞职的现象较为普遍。五是就业竞争力弱,就业领域窄。新生代农民工依然存在职业技能匮乏的短板。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替代作用的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