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对话“土地新政”(4)

安徽:对话“土地新政”(4)

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本报邀请相关专家,结合我省实际解读政策。

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服务现代农业?

■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

何杰:没有现代化的服务,就没有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仅需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更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支撑。除了公益性服务外,还要大力发展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针对这种需要,《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良种种苗繁育、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粪污集中处理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有了成熟的服务业,才能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可靠的支撑,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意见》中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这将刺激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促进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相关机制的建立。鼓励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

谢培秀:今后农民将越来越不是身份象征,而成为一种职业。只有职业农民才能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因此,《意见》提出要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改善农业职业学校和其他学校涉农专业办学条件,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培养培训。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定、扶持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探索建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阮华彪:供销合作社在农村拥有完善的网络,促进其职能转变提升,可以在服务“三农”中大有作为。 《意见》要求 “扎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资供应和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等方面的优势,转变过去简单的购销职能,在参与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经营上主动探索,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供销社流通渠道的作用,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点布局,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效率,加快农村的流通现代化进程。

【延伸阅读】

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和在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1038个,全年全省14189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服务,农民对服务满意度达85.9%。

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7837个、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9152个、工厂化育秧专业服务组织773个,分别较上年底增加188个、407个、251个。省工商局出台了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办法,全省已有联合社80多个。

今年9月,我省在全省88个项目县(市、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计划年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6万人。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