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不断增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自觉性(2)

河南:不断增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自觉性(2)

摘要:金钱作为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可以购买任何商品。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里,谁都需要钱、谁也离不开钱,这是不争事实。对金钱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一个人特别是党员干部是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应当正确认识钱,合法渠道得到钱,执政为民用好钱。

消除侥幸心理

一个党员干部对腐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是面临的最大风险,随时都有毁掉自己的可能。因此,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或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我们应当不断强化风险意识,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切实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战胜腐败的水平。

由于长期受私有制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纯,价值观念扭曲,加上一个时期惩治腐败的力度和广度不够,以及思想教育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由此产生了种种想要贪腐的侥幸心理。这些错误观念和想法如不消除,风险是巨大的。消除腐败侥幸心理,应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不能把偶然误认为是必然。官员的腐败行为没被举报或揭发只是偶然情况,而不是必然结果。党员干部要明白和记住一个道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伸手必被抓、腐败无退路。二是不能放纵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一种冒险心理、赌注行为,对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加以控制和纠正。三是不能居安不思危。应当看到,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反腐的态势正在形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觉得不会有事、顶风贪腐的侥幸心理都是危险的、可怕的。只有树立风险意识,彻底消除侥幸心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的发生。

(作者系中组部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