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弘扬湘学优良传统,服务核心价值观构建

湖南:弘扬湘学优良传统,服务核心价值观构建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一脉,千年湘学承继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承载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约请省内相关专家学者撰文,阐析如何弘扬湘学优良传统,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本报今天摘发他们的观点,以期为我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氛围、提供启示。

近代湘人的担当精神与爱国情怀

刘建武

忠诚、担当、求是、图强是湖南精神的表述语,其中担当为湖南精神的特质,彰显湖湘文化的精髓。《现代汉语词典》中,担当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近代以来湘人就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的深刻内涵。

近代湘人的担当精神体现为强烈的国家责任感。湖南是内陆省份,既不是对外开放的门户之地,也不是通江达海的要冲之所,更非繁华富庶之区,但是湘人却对国家前途和命运有强烈的责任感。蔡元培曾在《论湖南的人才》中写道:“湖南人敢负责任。”陈天华疾呼:“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在担当精神鼓舞下,近代湘人将自己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延及华夏大地,进而成为国家救亡图存的中坚力量。

近代湘人的担当精神体现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湘人以强烈的使命感参与其中并引领其走向,推动着历史车轮前行。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到倡导洋务运动的曾国藩、左宗棠;从积极投身戊戌维新的谭嗣同、熊希龄,到勇挑资产阶级革命重担的黄兴、宋教仁,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等为杰出代表的大批湘籍共产党人,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近代湘人的担当精神体现为勇于献身之精神。自古以来,舍生取义就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然近代以来,湘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之危亡,视洒热血、抛头颅为司空见惯之事: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年近七旬的左宗棠抬棺出征;谭嗣同从容就义,成为为变法流血之第一人;陈天华、杨毓麟、姚宏业不惜蹈海而死,敲响警世之钟。等等。为了完成历史使命和承担国家责任,近代湖南人敢于赴汤蹈火,临深渊、履薄冰亦毫不退缩,哪怕需要以生命为代价。

在担当精神的驱使下,近代湘人不仅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有为承担国家责任和时代使命而勇于献身之精神。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近代湘人特有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省湘学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