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依法治国将成为改革创新的制度保障,有利于推动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建设国际化高水准的市场经济法治国家,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
依法治国是规律使然大势所趋
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改革的三十多年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创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持续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不断推进。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成为推动中国迈上法治新境界的宏伟战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从根本上说,执政党的任务就是治国理政,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集中人民智慧,提出党的主张,解决国家工作中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法律正是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成熟的方针政策的制度化、定型化,正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的。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因此,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党必须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领导人民遵守、执行宪法和法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有利于保证党执政兴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抉择。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当前,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