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打造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平台。活动四大板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有机整体。除网络签名留言、分享文明故事 等价值导向板块外,还设置“文明微行动”实践板块,让文明行动落地见实效。网络传播与志愿服务虚实结合,“观念形态”与“实践形态”相结合,构建了一个良 好的实践养成平台。活动开展以来,已自发形成了一支人数超900人的网络文明传播特色团队——“文明微行动”QQ群,群成员来自深圳市各行各业、热心公益 事业,他们自称“微友”,不仅自发宣传、分享文明故事,还定期发布公告,开展公益行动。
党委政府倡导与市民主导相结合,极大激发参与活力。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积极引导、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基层文明建设引导水平。在突出活动的 开放性、草根性原则指引下,激发市民参与积极性;与团区委、社工组织合作,以社工、义工带微友的模式,促使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注重多种能力培养锻炼,加强 联谊交流,促进微友能力提升;坚持“市民主导”,发挥市民的主导作用。对微友们的分享内容和组织活动不进行特别限定,只要是积极正面、文明尚礼的内容均可 发布,只要是志愿服务、公益行动都可在报备后自行组织,参加文明微行动可计入义工联系统的志愿服务时间。“党委政府倡导,市民主导”充分激发了市民参与热 情,微友团队自发组织各类主题文明微行动近200场,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唤醒文明基因 激活共建合力
“说到,做到,文明达人驾到”活动开展以来,辖区近半群众积极响应、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城区文明基因被唤醒,居民文明习惯渐养成,激发群众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不断汇聚文明城区共建合力。
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倡议书提出的“十个从我做起”,以朴实无华、可亲可感、可学可信、打动人心的内在力量,引发了居民强烈共鸣;虚 拟网络签名与文明微行动实践相结合,激活了市民内在的文明基因,激起了市民内心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得到热烈响应。活动环节设计视市民为活动参与主 体,开放灵活的参与方式更让其便于和乐于参与,市民主体作用得到尽致发挥,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微友们纷纷表示,“我是参与者更是收获者”,“微 行动让我们更快乐”……微友王朕自创“旅行+公益”模式,带着文明微行动走向祖国各地和新马泰等东南亚地区。
从“改变我自己”向“带动一群人”扩展。签名响应倡议承诺“十个从我做起”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诺,借助文明微行动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 动,实现自我提升。在文明微行动队伍中,同事、朋友、家庭成员互相影响带动,共同参加文明微行动。在文明的感召及周围人的带动下,文明微行动队伍日益发展 壮大,现已拥有9支活动小分队,各小分队可独自亦可联合开展活动,使文明微行动既能常态化持续开展,又具个性化和生命力,形成“影响一人、感染一片”的可 喜局面。
从“实践养成平台”向“社会交往平台”延伸。在“说到,做到,文明达人驾到”活动中,微友们不仅是养成文明习惯、传播文明理念,更收获了勇气、 信任、友谊、成长、社会认同和成就感。很多人从内向封闭,变得乐观开朗;从在公共场合拘谨不自信,变得言谈举止文明有礼;从不敢、不会表达,变得可以协调 好片区或团队活动的开展。他们在党委政府搭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平台上,创造传播正能量,汇聚爱心,不断拓展活动内容、范围、形式。
对基层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文明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基层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群众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努力满足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必须充分调动市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把文明建设工作建立在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之 上,让群众长期受益,真心支持文明建设。要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规律,符合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尊重人、理解人;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既要保证参与主体的 广泛性,又要注意参与对象的具体化(非泛化、非概念化、非群体化),同时还要创新参与形式和手段,搭建广接地气、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百姓乐于参与的活动 平台,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文明建设工作,形成“文明城区、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不断提升党委政府引导水平。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要立足价值引领、观念引领,做好活动的设计师与掌舵者,大处把关、小处放手。同时要增强服务意识,把引导寓于服务之中。
(作者: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