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3)

贵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3)

——赤水市围绕生态富民强市的调研

摘要:近年来,赤水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了把生态与发展统筹起来、生态保护和特色产业统一起来的新路子。

三、主要启示

坚持生态优先是前提。该市坚持尊重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生态,统筹城乡发展,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唱生态戏,破解了发展和生态相对立的难题,让居民在城乡发展中深切感受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独特生态环境优势赢得投资者的青睐,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实践启示,生态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要不折不扣地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经济之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就是更高层次金山银山。

选准特色产业是基础。生态经济首先要符合地方实际和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践启示,发展生态经济,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既保护生态,经济价值又高的产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和保护生态的“双赢”。

推动循环发展是关键。赤水将自然界生态良性循环的规律引入整个经济运行、社会运行的大系统中,构建了“工业粮食”——“农民银行”——“旅游之肺”的产业链,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地质灾害,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实践启示,发展生态经济要探索好循环发展模式,环环紧扣,形成产业间的效益叠加,互动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是保障。赤水竹业发展已经历13年历程,大力金钗石斛和乌骨鸡发展均达8年以上,发展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少波折,但该市始终坚定产业自信,不抛弃不放弃,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才产生了今天效益。就拿竹业来说,该市的竹林面积在全国十大竹乡中增长速度最快、增长面积最大,已从第8位上升到第2位。实践启示,只要认准了生态产业,就要持之以恒的一抓到底,集小胜为大胜,久久为功。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