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以上这些指标体系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标体系的基础不牢。指标一般包含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核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指标具体数值等6大要素。统计指标的理论设计主要是制订和规范前3个要素,而具体的统计调查和数据搜集工作,则是要准确核算后3个要素,这也是具体统计工作所要承担的繁重任务。指标体系具有科学的逻辑体系,它是若干个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指标和指标体系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上。现有的研究成果或制度在指标选择时,删掉了无法获取数据的指标,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难以支撑。因此,必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指标体系难以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目前的研究没有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生态红线、生态安全等指标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这不利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难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正确的考核评价。
第三,指标体系的代表性不够。评价体系过多关注经济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关注度不够,指标设置的数量不够,难以全面反映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领域全面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指标的标准化方法。评价指标往往都有着不同的量纲,为了确保评价的可比性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很重要。正确合理的无量纲化处理是科学评价的关键。目前,指标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有效用函数法和极差法。效用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弊端:一是比较基数的确定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常数的经验选择会影响特殊指标标准化的准确性;三是标准化过程没有对指标属性进行判断,从而无法对适中指标、区间指标进行科学的标准化处理。极差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标准化的弊端:没有区分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的处理,对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难以体现指标的真实作用,从而削弱了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以上标准化方法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指标采取不同的打分方法,单一评分方法不能适应给不同指标类型打分,导致指标数据标准化结果不准确,无法真实反映指标信息。再者,对众多标准化方法哪一种能保证指标标准化后的稳定性也没有相关的研究。
赋权方法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一直是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核心的研究问题。权重是多属性(指标)信息集结过程中最为灵活且灵敏的一环,它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评价结果的变化。因此,综合评价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是确定指标的权重。虽然现有的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目前综合评价还是以定性研究或者简单的单一赋权方法(主观赋权或客观赋权)评价为主。
主观赋权法是研究者根据主观价值判断来指定各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目前,学者们主要采用的主观赋权方法是专家判断法、层析分析法(AHP)和序关系分析法(G1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有变异系数法、复相关系数法、熵值法、均方差法、离差最大化法等。单独的主客观赋权法都不能准确反映评价指标的真实权重,主观赋权法主观性较强,权重缺乏客观性,而客观赋权法没有体现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判断,确定权重有时与实际重要程度相悖。因此,组合赋权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组合赋权主要有乘法合成法和线性加权组合法。线性加权组合权重的大小取决于每种方法的权系数分配,常用的方法有:一是基于主客观权重偏差最小的组合赋权;二是基于主客观评价结果差异最小的组合赋权。
从现有研究来看,主要缺陷表现在:一是不同的单一方法对相同的对象进行评价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这如何处理?二是即使采用不同的组合赋权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评价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如何解释和处理?哪种组合赋权方法是最好的?即综合评价方法的优良判断标准是什么?这都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的总结。通过上文的梳理和分析,我们明确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缺陷和问题,而这些缺陷和问题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突破解决的重点内容。
第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还难以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提供诸如生态环境、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因此,必须要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健全。一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一些关键指标因数据可获性问题而被随意删除,导致了考核评价结果的不科学。二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系统之中,难以全面反映“五位一体”总格局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第三,考核评价方法需要深入研究。一是指标无量纲化处理过程中,究竟选择哪一种方法可以保证指标观测数据标准化后的稳定性?二是赋权方法的优良判断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是目前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而这正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需要解决的。
第四,考核评价体系要重应用。目前,理论方法研究同实际应用之间的衔接还极为薄弱,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阶段,没有充分应用于实际,未能有效服务于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